占得資身話柄高,六鰲島上足逍遙
出自宋代陳著《詩送讀易堂張碧窗之揚》:
占得資身話柄高,六鰲島上足逍遙。
南風又送飛霞佩,北道相期明月橋。
要坐虎皮專說易,肯攜鳳侶共吹{1|1}簫。
此行直上青霄去,不比閑纏鶴背腰。
注釋參考
資身
資養(yǎng)自身;立身?!稘h書·韓信傳》:“寄食於漂母,無資身之策?!?宋 陸游 《散發(fā)》詩:“從來恥作資身策,老去終懷報國心?!薄稏|周列國志》第九十回:“過了數(shù)日, 蘇秦 欲出游列國,乃請於父母,變賣家財,為資身之費?!?/p>
話柄
話柄 (huàbǐng) 被人拿來做談笑資料的言論或行為 subject for ridicule;handle;sth.to talk about六鰲
亦作“ 六鰲 ”。神話中負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。相傳 渤海 之東,有一深壑,中有 岱輿 、 員嶠 、 方壺 、 瀛洲 、 蓬萊 五山,乃仙圣所居之地。然五山皆浮于海,常隨潮波上下往還?!暗劭至黛段鳂O,失群仙圣之居,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,舉首而戴之。迭為三番,六萬歲一交焉。五山始峙而不動。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,舉足不盈數(shù)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釣而連六鼇,合負而趣歸其國,灼其骨以數(shù)焉。於是 岱輿 、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,沉於大海,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?!笔乱姟读凶印珕枴?。 唐 李白 《登高丘而望遠?!吩姡骸暗歉咔?,望遠海,六鼇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” 明 夏完淳 《代人贈鎮(zhèn)府》詩:“六鼇還鎮(zhèn)澥,八柱獨承天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回港舟中詩》:“雄驅島嶼飛千里,怒戰(zhàn)貔貅走六鰲。”
上足
(1).猶高足。對徒弟的美稱。 唐 王勃 《彭州九隴縣龍懷寺碑》:“ 孝恭法師 、 智開法師 、 宏嚮法師 、 寶積闍黎 四上人者,并禪師之上足,而法門之領袖也?!?宋 張端義 《貴耳集》卷上:“ 陸放翁 , 茶山 ( 茶山居士 曾幾 )上足?!?元 楊訥 《西游記》第六本第二一出:“我是 唐三藏 上足徒弟?!?/p>
(2).指良馬?!赌鲜贰な拡A正傳》:“馬八千匹,上足者置之內(nèi)廄?!?/p>
逍遙
逍遙 (xiāoyáo) 自由自在,不受拘束 carefree;be at ease (leisure);be free and unfettered;wander about at leisure陳著名句,詩送讀易堂張碧窗之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