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道寧《偈六十三首》:
高提祖印,獨耀寰區(qū)。
坐卻舌頭,圣凡罔測。
聲前要旨,妙葉難該。
句后玄關(guān),金鍼雙鎖。
通人分上,肯受提撕。
懞懂禪流,徒夸作略。
設(shè)使五湖衲子,四海高人,問似龍飛鳳舞,答如玉轉(zhuǎn)珠回。
向本分事中,白云萬里。
諸緣不涉,豈落今時。
混沌未分全體現(xiàn),乾坤才剖失便宜。
注釋參考
通人
通人 (tōngrén) 學(xué)識淵博,貫通古今的人 person of wide knowledge and sound scholarship 非通人達(dá)才,孰能注意焉?!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屹潯?h3>提撕(1).拉扯;提攜。《詩·大雅·抑》“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” 漢 鄭玄 箋:“我非但對面語之,親提撕其耳。”《剪燈馀話·芙蓉屏記》:“逝魄愿提撕,煢嫠賴將引?!?李大釗 《時》:“冀其翻然思反,復(fù)歸于進(jìn)步論者之林,與我們攜手提撕,共到進(jìn)步的大路上去。”
(2).教導(dǎo);提醒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序致》:“吾今所以復(fù)為此者,非敢軌物范世也,業(yè)以整齊門內(nèi),提撕子孫?!?清 魏源 《<曾子章句>序》:“惟為己為人義利際,諄諄提撕而辟咡之,百世下如見其心焉?!?葉圣陶 《線下·校長》:“現(xiàn)在經(jīng)先生的提撕,我們才恍然覺悟,知道這件事是不該隨意玩的?!眳⒁姟?提耳 ”。
(3).振作。 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所職事無多,又不自提撕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途中遇雪即事言懷》詩:“昔賢長笑傲,吾道務(wù)提撕。” 楊度 《<游學(xué)譯編>敘》:“及今日而提撕其精神,操煉其體魄,猶有可以自救者。”
釋道寧名句,偈六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