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挽柳齋陳公四首》:
昔有羆當(dāng)?shù)?,今無雀可羅。
憗遺公已矣,殄瘁國如何。
末句拈花笑,前知曳杖歌。
晚交惟趙子,曾作誄文麼。
注釋參考
拈花
(1).見“ 拈花一笑 ”。
(2).繡花。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報仇》:“那女子生得有十二分顏色,善能描龍畫鳳,刺繡拈花。”
前知
預(yù)知;有預(yù)見;事先知道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至誠之道,可以前知。國家將興,必有禎祥;國家將亡,必有妖孽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傳》:“ 胥 ( 伍子胥 )為人少好於文,長習(xí)於武,文治拜國,武定天下,執(zhí)綱守戾,蒙垢受恥,雖寃不爭,能成大事。此前知之士,安可致耶?” 宋 趙與時 《賓退錄》卷一:“《序》稱 天祐 元年, 金城 馮贄 取九世典籍,撮其膏髓,別為一書,庶兵火煨燼之后來者不至束手。今百書遂無存者,則 贄 可謂前知矣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一四回:“他背地里合我説, 妙玉 怎么前知,怎么參禪悟道,如今他遭此大難,如何自己都不知道?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中國駐日代辦致柏林外部之電》:“ 德國 私人之參與戰(zhàn)事,當(dāng)為 德國 政府所前知?!?/p>
劉克莊名句,挽柳齋陳公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布吉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