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石介《贈劉中都》:
吾登泰山上,下視何紛紛。
彼角而走者,孰為麟與麏。
彼茁而生者,孰為蕭與蕓。
伯樂不復出,駑驥終同群。
卞和不再生,珉玉將誰分。
吁哉劉中都,高標凌浮云。
諸侯不薦生,外府不策動。
冉冉趨黃綬,勤勞徒爾云。
我婢勢力小,不能叫吾君。
勿改芳蘭性,林深須自薰。
勿隱沖鶴聲,天高當自聞。
注釋參考
卞和
春秋 楚 人。相傳他得玉璞,先后獻給 楚厲王 和 楚武王 ,都被認為欺詐,受刑砍去雙腳。 楚文王 即位,他抱璞哭于 荊山 下, 文王 使人琢璞,得寶玉,名為“和氏璧”?!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》:“昔 卞和 獻寶, 楚王 刖之。” 唐 李白 《鞠歌行》:“玉不自言如桃李,魚目笑之 卞和 恥?!眳㈤啞俄n非子·和氏》、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五》。
不再
不再 (bùzài) 放棄;停止進行 no more 不再反對…協(xié)議 結(jié)束;停止;終止;放棄 give over 我決定不再想你珉玉
(1).似玉的美石?!稘h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:“珉玉旁唐,玢豳文磷。”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“珉”作“瑉”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圃中有古玉井,井悉以珉玉為之,以緇石為口。”《宋史·輿服志六》:“冊制。用珉玉,簡長一尺二寸,闊一寸二分?!?/p>
(2).珉與玉。喻好壞,貴賤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見賣玉器者》詩:“ 涇 渭 不可雜,珉玉當早分?!?南朝 梁武帝 《注解大品經(jīng)序》:“於此五義,不善分別,堅著三乘,教同一門,遂令朱紫共色,珉玉等價?!?宋 陸游 《書嘆》詩:“世方亂珉玉,吾其老江湖?!?/p>
誰分
(1).誰料。 唐 杜甫 《大歷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》:“此生遭圣代,誰分哭窮途。” 仇兆鰲 注:“誰分,猶云誰料?!?/p>
(2).誰肯;誰會。 宋 南山居士 《永遇樂·客答梅》詞:“公子豪華,貪紅戀紫,誰分憐孤萼?!?/p>
石介名句,贈劉中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