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絕寒江歸去路,亂峰青處望雙鬟
出自宋代李彌遜《次韻錢申伯山堂之詠》:
凈坊秋色老蒼官,檐額飛云細(xì)可攀。
客夢偶隨疏雨斷,僧游長帶暮鐘還。
似聞遺錫藏銀地,親見高人住骨山。
愁絕寒江歸去路,亂峰青處望雙鬟。
注釋參考
愁絕
極端憂愁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沉飲聊自遣,放歌頗愁絶?!?唐 戴叔倫 《轉(zhuǎn)應(yīng)詞》:“明月,明月,胡笳一聲愁絶?!?宋 王沂孫 《慶宮春·水仙》詞:“國香到此誰憐?煙冷沙昏,頓成愁絶?!?/p>
寒江
稱秋冬季節(jié)的江河水面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夕望江橋示蕭咨議楊建康江主簿》詩:“旅人多憂思,寒江復(fù)寂寥?!?唐 柳宗元 《江雪》詩:“孤舟蓑笠翁,獨釣寒江雪?!?宋 朱熹 《菩薩蠻·次圭父回文韻》詞:“暮江寒碧縈長路,路長縈碧寒江暮。” 清 黃鷟來 《冬日送程與山歸新安》詩:“此時獨乘艇,心接寒江月?!?/p>
去路
去路 (qùlù) 前進(jìn)的道路;去某處的道路 way;outlet;way along which one is going 擋住敵人的去路雙鬟
(1).古代年輕女子的兩個環(huán)形發(fā)髻。 唐 白居易 《續(xù)古詩》之五:“窈窕雙鬟女,容德俱如玉?!?宋 陸游 《春愁曲》:“ 蜀 姬雙鬟婭姹嬌,醉看恐是海棠妖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四·濮州女子》:“有雙鬟女子立道旁樹下,絶色也?!?/p>
(2).借指少女。 宋 王安石 《仲元女孫》詩:“雙鬟嬉戯我庭除,爭挽新花比綉襦?!?/p>
(3).指婢女。 明 唐寅 《踏莎行·閨情》詞:“急喚雙鬟,為儂攀折,南枝欲寄憑誰達(dá)。”
(4).指千金高價。語本 漢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詩:“ 胡 姬年十五,春日獨當(dāng)壚……兩鬟何窈窕,一世良所無。一鬟五百萬,兩鬟千萬餘?!?唐 杜牧 《張好好》詩序:“ 好好 年十三,始以善歌來樂籍中……后二歲,為 沉著作 述師 以雙鬟納之。”
李彌遜名句,次韻錢申伯山堂之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