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代將垂白,途窮乃叫閽。
出自唐朝杜甫《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(xué)士》
昭代將垂白,途窮乃叫閽。氣沖星象表,詞感帝王尊。
天老書題目,春官驗討論。倚風(fēng)遺鶂路,隨水到龍門。
竟與蛟螭雜,空聞燕雀喧。青冥猶契闊,陵厲不飛翻。
儒術(shù)誠難起,家聲庶已存。故山多藥物,勝概憶桃源。
欲整還鄉(xiāng)旆,長懷禁掖垣。謬稱三賦在,難述二公恩。
注釋參考
昭代
政治清明的時代。常用以稱頌本朝或當(dāng)今時代。 唐 崔涂 《問卜》詩:“不擬逢昭代,悠悠過此生?!?宋 陸游 《朝饑示子聿》詩:“生逢昭代雖虛過,死見先親幸有辭。” 清 李慈銘 《越縵堂讀書記·味經(jīng)齋遺書》:“經(jīng)制之學(xué),亦昭代名家矣?!?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俱往矣!昭代盛世和熙朝在等待我們?!?/p>
垂白
(1).白發(fā)下垂。謂年老?!稘h書·杜業(yè)傳》:“誠哀老姊垂白,隨無狀子出關(guān)?!?顏師古 注:“垂白者,言白髮下垂也?!?宋 蘇軾 《求婚啟》:“垂白南荒,尚念子孫之嫁娶。” 清 吳敏樹 《答李香州書》:“今乃欲復(fù)入京師,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,與羣少年爭進於chun{1-1}宮,此何為哉!”
(2).老年人。 宋 蘇軾 《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》詩之四:“道傍垂白定沾巾,正似當(dāng)年緑髮新?!?/p>
途窮
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五君詠·阮步兵》:“物故不可論,途窮能無慟?!?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持法》:“此途窮者,不輯之,當(dāng)為患?!?清 唐孫華 《文信國祠》詩:“戰(zhàn)苦身攢鏃,途窮血裹斑。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七論“文人相輕”--兩傷》:“于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,就也更加艱難起來,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,真是途窮道盡?!?/p>
叫閽
舊時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訴稱“叫閽”。 唐 杜甫 《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(xué)士》詩:“昭代將垂老,途窮乃叫閽。”《舊唐書·王廷湊傳論》:“茫茫黔首,於何叫閽?” 明 唐順之 《王御史毅齋誄》:“披腹叫閽,變豈虛來。” 李光 《感事寄秋葉》詩:“駡座人惟贏一死,叫閽客亦悮三生?!?/p>
杜甫名句,奉留贈集賢院崔于二學(xué)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隆興書堂自警三十五首——— 陳淳〔宋代〕
- 郫縣春日吟——— 吳泳〔宋代〕
- 齊天樂(令狐僉遷新廨)——— 賦梅〔宋代〕
- 醉蓬萊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五月九日甲子至月望庚午大雨水不已十首——— 方回〔宋代〕
- 菩薩蠻 回文 中州樂府——— 孟宗獻〔元代〕
- 滿江紅(和吳毅夫送行)——— 吳泳〔宋代〕
- 再用韻——— 李洪〔宋代〕
- 同蘇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——— 李彌遜〔宋代〕
- 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——— 鮑照〔南北朝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