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獨識晁新城,閉門卻掃卷旆旌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次韻和晁無咎學(xué)士相迎》
少年獨識晁新城,閉門卻掃卷旆旌。
胸中自有談天口,坐卻秦軍發(fā)墨守。
有子不為謀置錐,虹霓吞吐忘寒饑。
端如太史牛馬走,嚴(yán)徐不敢連尻脽。
裴回未用疑相待,枉尺知君有家戒。
避人聊復(fù)去瀛洲,伴我真能老淮海。
夢中仇池千仞巖。
便欲攬我青霞幨。
且須還家與婦計,我本歸路連西南。
老人飲酒無人佐,獨看紅藥傾白墮。
每到平山憶醉翁,懸知他日君思我。
路傍小兒笑相逢,齊歌萬事轉(zhuǎn)頭空。
賴有風(fēng)流賢別駕,猶堪十里卷春風(fēng)。
注釋參考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(xiàn)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閉門卻掃
[live in complete seclusion;sport one's(the) oak] 關(guān)上大門,掃除車跡。指不與外界往來。也作“閉關(guān)卻掃”
罷歸田里,閉關(guān)卻掃,塞門不仕。——梁· 江淹《恨賦》
詳細(xì)解釋關(guān)上大門,不打掃庭院路徑。意為謝絕應(yīng)酬,不與親友往來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十反·蜀郡太守潁川劉勝》:“ 蜀郡 太守 潁川 劉勝 季陵 ,去官在家,閉門卻掃。”《陳書·沉炯傳》:“ 炯 以母老在東,恆思?xì)w國,恐 魏 人愛其文才而留之,恆閉門卻掃,無所交游。” 宋 蘇軾 《黃州安國寺記》:“舍館粗定,衣食稍給,閉門卻掃,收召魂魄?!币嘧鳌?閉關(guān)卻掃 ”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恨賦》:“至乃 敬通 見抵,罷歸田里,閉關(guān)卻掃,塞門不仕?!薄杜f唐書·趙光逢傳》:“ 光逢 移疾,退居 洛陽 ,閉關(guān)卻掃六七年?!币嗍∽鳌?閉掃 ”?!赌鲜贰ね趿羵鳌罚骸捌辆娱]掃,不通賓客。”
旆旌
亦作“斾旌”。泛指旗幟?!对姟ば⊙拧ぼ嚬ァ罚骸笆捠採R鳴,悠悠斾旌。” 唐太宗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悠悠卷旆旌,飲馬出 長城 ?!?宋 蘇軾 《次韻晁無咎學(xué)士相迎》:“少年獨識 晁新城 ,閉門卻掃卷旆旌。”
蘇軾名句,次韻和晁無咎學(xué)士相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在昔艱難,弗惠訓(xùn)典作者:尹洙作品:皇雅十首《憲古》二章
- 漁舟臥看山方好,野店沽嘗酒易醺
- 隨風(fēng)竟日勢漫漫,特地繁于故歲看
- 可煩都尉熱承汗,絕勝臨淄貧易衣。作者:蘇軾作品:奉酬仲閔食新面湯餅,仍聞糴麥甚盛,因以戲
- 花明棲鳳閣,珠散影娥池作者:上官儀作品:詠雪應(yīng)詔
- 此去何須悵望,蓬萊水、彈指依稀
- 客來捧腹共軒渠,暫時撥置官文書作者:王炎作品: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
- 百年畫史有眼力,東坡曉掛扶桑暾作者:釋寶曇作品:為李方舟題東坡赤壁圖
- 尉官雖小俸雖薄,猶有余錢買甘養(yǎng)作者:王令作品: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陽
- 何遜揚州舊事,五更夢半醒,胡調(diào)吹徹作者:吳文英作品:暗香疏影·夾鐘宮賦墨梅
- 10魔劍與勇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