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黃溍《擔子洼》:
自從始出關(guān),數(shù)日走崖谷。
迢迢度偏嶺,險盡得平陸。
陂陀皆土山,高下紛起伏。
連天暗豐草,不復(fù)見林木。
行人煙際來,牛羊雨中牧。
颯然衣裳單,咫尺異寒燠。
佇立方有懷,相逢仍問俗。
畏途宜疾驅(qū),更傍灤河宿。
注釋參考
陂陀
陂陀 (pōtuó) 傾斜,不平坦 with ups and downs 臺階 step土山
泥土堆積成的小山。 漢 司馬相如 《哀二世賦》:“東馳土山兮,北揭石瀨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》:“ 紹 ( 袁紹 )復(fù)進臨 官渡 ,起土山地道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民力竭於功役,儲蓄靡於不急;起土山以準 嵩 霍 ,決渠水以象九河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四回:“明日有人帶花兒匠來種樹,叫你們嚴緊些,衣裳裙子別混曬混晾的,那土山上都攔著圍幕,可別混跑?!?/p>
高下
高下 (gāoxià) 指高低、優(yōu)劣(用于比較雙方的水平)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;good and bad 兩個人的技術(shù)不分高下起伏
起伏 (qǐfú) rise and fall;undulate 上升和下降 散見坡坨起伏間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 內(nèi)部斗爭時有起伏 比喻感情、關(guān)系等起落變化,也指世事興盛衰落 心潮起伏黃溍名句,擔子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