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鹿門寺》:
蓬萊鹿門道,莽莽漢津渡。
川涂兩緬邈,今古同此路。
德公厭州里,翁媼是中去。
風(fēng)流可引想,千載豹隱霧。
浩然遶城歸,羸馬琢妙句。
宿草被荒丘,寒榛軼驚兔。
昔我懷登臨,歲晏屬凝冱。
茲游愜于愿,春仲忽云暮。
杖策升翠麓,喟嘆憐老步。
冠云得危亭,臨世濯凡趣。
蒿薺俯青林,繡繪辨紅樹。
他山照寸碧,迂江泫曦露。
我生老憂患,胸次貯百慮。
寓目宇宙間,猛省忘外慕。
前瞻萬松嶺,翠壁屹相顧。
輕飚觸纖柯,虛籟森已度。
甓道繞危巔,爽氣襲籃轝。
傳聞古道場,臺殿若鱗布。
日者一昔災(zāi),楹棟皆若炬。
壞垣積煨燼,況乃金碧處。
山僧勤樸斲,堂構(gòu)略已具。
童奴一萬指,役作供指呼。
當(dāng)有鬼運(yùn)牐,變現(xiàn)助持護(hù)。
蹇予藏史后,道骨天所付。
一為功名想,悮落塵土污。
華顛發(fā)先縞,黧面顏色故。
惟有炯炯心,從昔常自悟。
會當(dāng)借巖谷,投老寄冠屨。
吹云飯青精,煮石羹白芋。
神游八極表,諷誦大人賦。
鹍鵬或圖南,為子閬風(fēng)御。
注釋參考
山僧
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臥疾窮愁》詩:“野老時相訪,山僧或見尋?!?唐 劉長卿 《尋盛禪師蘭若》詩:“山僧獨(dú)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?!?元 李宗冽 《題岳溪禪林精舍》詩:“山僧四五人,屢訪期識面?!?清 魏源 《武林紀(jì)游》詩之七:“百覓 理安寺 ,始與山僧晤。”
(2).僧人自稱的謙詞。《五燈會元·法眼宗·羅漢琛禪師》:“眾人既盡在此,山僧不可無言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師曰:‘山僧過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?!?/p>
樸斲
亦作“ 樸斵 ”??稠剑幌髦??!稌よ鞑摹罚骸叭糇麒鞑模惹跇銛?,惟其涂丹雘。” 孔 傳:“為政之術(shù),如梓人治材為器,已勞力樸治斵削,惟其當(dāng)涂以漆丹以朱而后成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程器》:“是以樸斵成而丹雘施,垣墉立而雕杇附?!?前蜀 貫休 《上裴大夫》詩之二:“我有白云琴,樸斲天地精?!?宋 葉適 《孫祖佑解元世友堂》詩:“樸斵吁已勤,礱密審所宜?!?/p>
削治;治理?!段倪x·張華<勵志詩>》:“如彼梓材,弗勤丹漆,雖勞樸斲,終負(fù)素質(zhì)?!?李周翰 注:“梓匠理材,不勤以丹漆飾之,雖勞於理削,終不成器也。” 唐 楊炯 《臥讀書架賦》:“樸斲初成,因夫美名。兩足山立,雙鉤月生?!?宋 葉適 《代宋彥遠(yuǎn)青詞》:“從仕乖政刑之中,治心失喜怒之節(jié),況方勤於樸斲,曾罔筮於日時?!眳⒁姟?樸斲 ”。
堂構(gòu)
亦作“ 堂搆 ”。 1.語出《書·大誥》:“若考作室,既底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構(gòu)?!?孔 傳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為堂基,況肯構(gòu)立屋乎?”意謂父親要蓋房子,并已確定房子的蓋法,而兒子卻不肯去筑堂基,蓋房子。后以“堂構(gòu)”比喻繼承祖先的遺業(yè)。 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“公祗服弘業(yè),克丕堂構(gòu)。小乃不敢不慎,大亦不敢不戒?!?宋 范仲淹 《田公墓志銘》:“二子……并克奉堂搆,有能政于四方。” 清 黃宗羲 《明司馬澹若張公傳》:“俟疆宇廓清,再完堂構(gòu),未為遲也?!?/p>
(2).房舍。 晉 陸機(jī) 《嘆逝賦》:“悼堂搆之頽瘁,慜城闕之丘荒?!?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談禪》:“他風(fēng)流慷慨世間稀,選勝誅茅堂搆美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·淮南宴客記》:“偕同事數(shù)友,詣其宅,堂構(gòu)爽塏,樓閣壯麗?!?/p>
(3).比喻門戶派別。 田北湖 《論文章源流》:“夫 周 末諸子,生與 孔 氏同時,各從其志,自立堂構(gòu)?!?/p>
李廌名句,鹿門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