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揚伊何,言宣其麻
出自宋代張元干《紫巖九章章八句上壽張丞相》:
來朝伊何,筑堤於沙。
對揚伊何,言宣其麻。
明明天子,坐於正衙。
徯公來歸,相我邦家。
注釋參考
對揚
亦作“ 對敭 ”。 1.古代常語,屢見于金文。凡臣受君賜時多用之,兼有答謝、頌揚之意?!稌ふf命下》:“敢對揚天子之休命。” 孔 傳:“對,答也。答受美命而稱揚之?!薄对姟ご笱拧そ瓭h》:“ 虎 拜稽首,對揚王休,作 召公 考,天子萬壽?!?朱熹 集傳:“言 穆公 既受賜,遂答稱天子之美命,作 康公 之廟器,而勒策王命之辭以考其成,且祝天子以萬壽也?!?/p>
(2).轉為偏義,謂答謝,報答。 漢 蔡邕 《司空文烈侯楊公碑》:“虔恭夙夜,不敢荒寧,用對揚天子丕顯休命?!薄杜f唐書·忠義傳上·王義方》:“不能盡忠竭節(jié),對敭王休,策蹇勱駑,祇奉皇眷?!?/p>
(3). 唐 宋 以來為官吏除授后謝恩的一種儀式。 宋 宋敏求 《春明退朝錄》卷中:“吏部流內銓,每除官,皆云權判。正衙謝,復正謝前殿,引選人謝辭。繇 唐 以來,謂之對揚。”
(4).猶比美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﹝ 魏文帝 ﹞所計百許篇,率皆鄙質如偶語。惟‘西北有高樓’十餘首,殊美贍可玩,始見其工矣。不然,何以銓衡群彥,對揚厥弟者耶?”
(5).面君奏對?!段簳と辶謧餍颉罚骸爸菖e茂異,郡貢孝廉,對揚王庭,每年逾眾。” 唐 杜甫 《贈李十八秘書別三十韻》:“對敭撫士卒,乾沒費倉儲?!?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:“其奏對君前,當以師老財匱為言?!薄顿Y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八年》:“平生言論,無所不道,今者對揚,何得乃爾反覆?” 胡三省 注:“對揚,本於 傅説 、 召虎 。對,答也;揚,稱也。后人遂以面對敷奏為對揚。”
(6).答問。《<孝經>序》 邢昺 疏引 劉炫 《述義》:“ 炫 謂 孔子 自作《孝經》……假 曾子 之言,以為對揚之體,非 曾子 實有問也?!?/p>
伊何
(1).為何,作什么?!对姟ば⊙拧ろ熪汀罚骸坝许熣咣?,實維伊何?” 高亨 注:“伊,猶為也,作也。此二句言戴弁是要作什么?” 三國 魏 何晏 《景福殿賦》:“其祜伊何?宜爾子孫?!?金 王若虛 《哀雁詞》:“捕者伊何?貪于貨鬻,用者伊何?悅乎口腹?!?/p>
(2).誰,何人。 晉 陶潛 《勸農》詩:“哲人伊何?時維 后稷 。” 宋 蘇軾 《和陶詩·和時運》:“昔人伊何,誰其裔苗?”
(3).如何,怎樣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詩》之三:“我心伊何,其芳若蘭?!?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空城雀》詩:“辛傷伊何言,怵迫良已多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董生》:“﹝女﹞笑曰:‘如何?醉態(tài)矇矓,不知伊何,遂誣妄若此?!?/p>
言宣
(1).語言顯露?!端问贰と辶謧靼恕と~味道》:“言宣則力減,文勝則意虛。”
(2).表達,表白。 曹靖華 《飛花集·梅園斷想》:“依依之情,莫可言宣?!?/p>
張元干名句,紫巖九章章八句上壽張丞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