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廖行之《代賀蘇鹽生朝》:
斗杓酒攜井絡墟,月蓂四莢隨盈除。
絪緼和氣掬宇宙,蔥郁瑞靄充門閭。
門閭自是相家舊,許國勛閥今渠渠。
公侯骨相奇表在,佛祖心諦群疑祛。
長材不憚剸煩劇,入贊樞庭還題輿。
聲猷業(yè)履藹中外,使節(jié)榮畀東南如。
三湘來領阜通計,九郡咸企澄清車。
民言此地公蘧蘧。
當饋注想寧應徐。
姓名行啟金甌書,公府入即潭潭居。
方壺蓬島有壽域,安用九轉(zhuǎn)刀圭余。
注釋參考
三湘
(1). 湖南 湘鄉(xiāng) 、 湘潭 、 湘陰 (或 湘源 ),合稱 三湘 。見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西道十四·全州》。但古人詩文中的 三湘 ,多泛指 湘江 流域及 洞庭湖 地區(qū)。 唐 李白 《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》詩:“昔放 三湘 去,今還萬死餘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圣符弟之任蘄水丞》詩之四:“廿載流移復, 三湘 轉(zhuǎn)運長?!?/p>
(2).指 沅湘 、 瀟湘 、 資湘 。 晉 陶潛 《贈長沙公族祖》詩:“遙遙三 湘 ,滔滔九江?!?陶澍 集注:“ 湘水 發(fā)源會 瀟水 ,謂之 瀟湘 ;及至 洞庭 陵子口 ,會 資江 謂之 資湘 ;又北與 沅水 會於湖中,謂之 沅湘 ?!?明 徐楨卿 《送盛斯徵赴長沙》詩:“蠻中瘴遠三 湘 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?!?/p>
(3).指 湖南 。 陳毅 《岳麓山頂眺望》詩:“ 岳麓山 頭任我行, 三湘 眼底絶風神?!?/p>
阜通
使貨物豐富,購銷渠道暢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:“六曰商賈,阜通貨賄?!?鄭玄 注:“阜,盛也?!?宋 葉適 《財總論一》:“為其無以阜通流轉(zhuǎn),則作幣鑄金以權之?!?/p>
九郡
猶言五湖四海。 元 白樸 《墻頭馬上》第三折:“你比 無鹽 敗壞風俗,做的個男游九郡,女嫁三夫?!?/p>
澄清
澄清 (chéngqīng) 清亮;清澈 clear 池水碧綠澄清 顯示事實真相;消除混亂或模糊之處 clear up;clarify 金猴奮起千鈞棒,玉宇澄清萬里埃?!猰ao{1~1}澤{1*1}東《七律·和郭沫若同志》 澄清 (dèngqīng) 雜質(zhì)沉淀下來,液體變清 clarify;become clear 這小河沙石太多,需澄清后方可用來灌溉禾苗 另見廖行之名句,代賀蘇鹽生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