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接劇曹聯四選,曾觀大筆賦三題
出自宋代蘇頌《和胡完夫侍郎再次前韻見寄》:
荷橐相從兩掖西,清塵自不間污泥。
恩頒玉醴同沾醉,坐簇宮花任折攜。
幸接劇曹聯四選,曾觀大筆賦三題。
因吟將相門生詠,牛白聲名便欲齊。
注釋參考
劇曹
(1). 漢 尚書屬吏?!逗鬂h書·百官志三》:“令史十八人,二百石。本注曰:曹有三,主書。后增劇曹三人,合二十一人?!?/p>
(2).泛指政務繁劇的郎官曹吏。 唐 孫逖 《送趙大夫護邊》詩:“欲傳清廟略,先取劇曹郎?!?宋 陸游 《賀禮部曾侍郎啟》:“刑名錢穀,獨號劇曹?!?/p>
四選
(1).古代對四種人的選拔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官制象天》:“天有四時,時三月;王有四選,選三臣……圣人為一選,君子為一選,善人為一選,正人為一選,由此以下者,不足選也。”
(2). 宋 代銓選官員的制度。 元豐 前以審官東院、審官西院、流內銓、三班院四個官署分掌銓選,故稱四選。 元豐 改革官制,更名隸屬吏部。《宋史·選舉志四》:“ 元豐 定制而后,銓注之法,悉歸選部:以審官東院為尚書左選,流內銓為侍郎左選,審官西院為尚書右選,三班院為侍郎右選,於是吏部有四選之法。” 宋 蘇轍 《論堂除太寬札子》:“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,與四選稍異,亦旌勸之義也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部胥增損文書》:“以此知四選蠹積,蓋不可勝算,司衡綜者,可不謹哉!”
大筆
大筆 (dàbǐ) 敬語。贊揚某人的書法造詣或文章寫作水平 masterpiece of well-known writer 大筆 (dàbǐ) 數量或價值相當大的 substantial;a large sum 在交易中賺了一大筆錢蘇頌名句,和胡完夫侍郎再次前韻見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