鐃鼓嘲轟雜橫吹,繡幡絳幢何紛披
出自宋代鄭獬《還汪正夫山陽小集》:
汪子文章何偉奇,如觀天子乘輿儀。
怛然暴見殊驚疑,舌拄上腭兩目癡。
定神屏氣試引窺,漸識羽衛(wèi)行相隨。
金吾佽飛開中逵,橫刀執(zhí)矟鐵馬馳。
畫旆赤白盤龍螭,大角一百二十支。
鐃鼓嘲轟雜橫吹,繡幡絳幢何紛披。
{上四下干}{上四下畢}鈹戟開黃麾,屬車{左車右急}轔霹靂移。
侍郎御史冠峨危,圓扇孔雀雙翅垂。
辟邪白澤飛麟麒,金輅赤馬火鬣鬐。
飄飄鳳蓋翳華芝,水光鐵甲羽林兒。
二十四仗驅(qū)熊貔,長殳闊劍梢魍夔。
團花絳袖武士衣,大小不同雖異宜,要之盡是圣賢為。
奇服怪玩一不施,斥之所以尊皇威。
汪子之文正類斯,一十五軸紛葳蕤,爛光直欲紙上飛。
長篇短篇傾珠璣,題說論序及賦詩。
篇雖不同皆有歸,要之孔子韓退之。
留讀旬日不知疲,大渴適得甘露飴。
我欲誦記留肝脾,惟我老鈍無記持。
又無小吏操筆揮,或可寫留慰朝饑,二者不遂其齎咨。
今復(fù)奪去心黭黟,室中斗覺無光輝。
靈寶不可留洿池,風雨送還滄海湄。
嗟我居陳逾歲時,兩耳無聞如塞泥。
遂恐聾瞆不可醫(yī),子來乃得時攻治。
摐金伐石鳴鼓鼙,氣豪卻似相凌欺。
因子文章張我?guī)?,使我發(fā)此狂簡辭。
注釋參考
鐃鼓
(1).樂器中鼓的一種。 唐 時大駕出行,鹵簿鼓吹,有前后兩部,皆有鐃鼓十二。又凱旋入京都,行獻俘儀,奏凱樂所有鐃吹二部樂中。亦有鐃鼓。見《新唐書·儀衛(wèi)志下》?!段墨I通考·樂九》引《唐六典》:“凡軍鼓之制有三:一曰銅鼓,二曰戰(zhàn)鼓,三曰鐃鼓?!?唐 柳宗元 《唐鐃歌鼓吹曲·東蠻》:“歌詩鐃鼓間,以壯我之戎。” 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四:“﹝ 鄭戩 ﹞置酒高會,旗幟絳野,鐃鼓聒天,虜眾十萬不敢動。”
(2).鐃和鼓。泛指打擊的響器。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鐃鼓嘲轟,高管噭詠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金和尚》:“生平不奉一經(jīng),持一咒,跡不履寺院,室中亦未嘗蓄鐃鼓?!?/p>
嘲轟
形容眾聲喧鬧。 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鐃鼓嘲轟,高管噭譟?!?清 錢謙益 《彭城道中寄懷里中游好》詩之一:“笑口嘲轟巾角墊,書籤狼藉酒杯翻?!?/p>
橫吹
(1).樂器名。即橫笛。又名短簫。 唐 王維 《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》詩:“橫吹雜繁笳,邊風捲塞沙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和農(nóng)具詩十五首·牧笛》:“芊綿杳靄間,落日一橫吹?!?清 陳維崧 《菩薩蠻·江行》詞:“回首望臺城,依稀橫吹聲。”參見“ 橫笛 ”。參閱《文獻通考·樂考十一》。
(2).樂府曲名,用于軍中。《遼史·樂志》:“橫吹亦軍樂,與鼓吹分部而同用,皆屬鼓吹令。”參見“ 橫吹曲 ”。
(3).指演奏橫吹樂的樂隊?!赌鲜贰ぴo之傳》:“ 崇祖 聞 陳顯達 、 李安人 皆增給軍儀,乃啟求鼓吹橫吹?!?/p>
紛披
紛披 (fēnpī) 雜亂而散散落落 be mixed and disorderly;scattered 紛披草樹,散亂煙霞。——庾信《枯樹賦》 楓松相間,五色紛披,燦若圖繡?!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》鄭獬名句,還汪正夫山陽小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