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五邁《白發(fā)嘆》:
日月轉(zhuǎn)四時,團團輾清昊。
人生一世間,輕塵棲弱草。
寒暑不相貸,容鬢豈常好。
嗟予涉世紛,聞道苦不早。
塵勞縱掀簸,冉冉風中葆。
行年將四士,素標已插腦。
星星纏數(shù)莖,爛熳色勝縞,耘鑷雖暫無,安能遏衰槁。
黃精何要鉺,已白恐難掃。
幸有琴心文,真訣堪卻老。
華池溉隱芝,青青可常保。
斯理不吾欺,從今勤探討。
要當驗他時,難為常人道。
注釋參考
行年
(1).經(jīng)歷的年歲,指當時年齡。《荀子·君道》:“以為好麗邪?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,齳然而齒墮矣?!?唐 杜甫 《狂歌行贈四兄》:“與兄行年校一歲,賢者是兄愚者弟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巡檢附魂》:“戲語之曰:‘貴司行年幾何?’則拱而對曰:‘卑職犬馬齒五十七矣?!?/p>
(2).指將到的年齡。《南齊書·武帝紀》:“詔曰:‘始終大期,賢圣不免,吾行年六十,亦復何恨……’是日上崩,年五十四?!?清 李調(diào)元 《剿說》卷二:“《水經(jīng)注》:‘ 呂望 行年五十,賣食 棘津 ?!?,將也……行年,猶云年將,倒文也?!?/p>
(3).流年。舊時星命家所謂某人當年所行的運, 唐 張籍 《贈任道人》詩:“欲得定知身上事,憑君為筭小行年。” 金 元好問 《贈蕭漢杰》詩序:“問其日事,則曰:‘止以 唐生 、 季主 之業(yè)游時貴間耳?!蚺c論余之行年,而有契於余心者。”
四士
(1).指 禹 、 契 、 皋陶 、 后稷 ?!豆茏印しǚā罚骸?舜 之有天下也, 禹 為司空, 契 為司徒, 皋陶 為李, 后稷 為田。此四士者,天下之賢人也?!?尹知章 注:“李,古治獄之官?!?/p>
(2).指 石戶之農(nóng) 、 北人無擇 、 卞隨 、 務(wù)光 ?!秴问洗呵铩るx俗》:“故如 石戶之農(nóng) 、 北人無擇 、 卞隨 、 務(wù)光 者,其視天下,若六合之外,人之所不能察……不慢于利,不牽于勢,而羞居濁世,惟此四士者之節(jié)。” 高誘 注:“此四人,介之大者?!?/p>
(3).指 伍子胥 、 輔果 、 穆生 、 鄒陽 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是故 子胥 知 姑蘇 之有麋鹿; 輔果 識 智伯 之為 趙 禽; 穆生 謝病,以免 楚 難; 鄒陽 北游,不同 吳 禍。此四士者,豈圣人哉?徒通變思深,以微知著耳?!?/p>
(4).指 蜀 中四士: 司馬相如 、 嚴君平 、 王褒 、 揚雄 。 唐 駱賓王 《疇昔篇》:“五丁卓犖多奇力,四士英靈用文藝。” 陳熙晉 注引 左思 《蜀都賦》:“蔚若 相 如,皭若 君平 , 王褒 韡曄而秀發(fā), 揚雄 含章而挺生。幽思絢道德,摛藻掞天庭,考四海而為雋,當中葉而擅名?!?/p>
(5).指 吳中 四士: 包融 、 賀知章 、 張旭 、 張若虛 ?!缎绿茣ぐ鳌罚骸案?融 , 集賢院 學士,與 賀知章 、 張旭 、 張若虛 ,有名當時,號 吳中 四士?!?/p>
素標
(1).高雅的風度、品格。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夢中作梅詞》詞:“冷艷誰知,素標難褻,又似 夷 齊 餓 首陽 。”
(2).指白發(fā)。 晉 陶潛 《雜詩》之七:“弱質(zhì)與運頽,玄鬢早已白。素標插人頭,前涂漸就窄?!?/p>
五邁名句,白發(fā)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