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龜年《和向倅韻》:
誤身利名場,無異一釜甑。
置之水炎間,謬以力取勝。
人生具天則,發(fā)見亦有證。
如水行地中,投隙即流迸。
但恐人欲縱,勃若一民橫。
志師儻自強,萬慮當退聽。
誰能學禪伯,絕物以求定。
吾聞至人言,當識動中靜。
萬變不可齊,一念終難正。
口耳固在我,視聽復誰令。
須從事上學,寧有物外性。
能用使太平,不用我何病。
斯言聞亦多,究竟終未瑩。
從今三爇香,愿以公為鏡。
注釋參考
人言
[people's words] 人們的評論,別人的議論
詳細解釋(1).別人的評議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禮義不愆,何恤於人言?!?宋 蘇軾 《次韻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燼,未信人言弱勝強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認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?!?/p>
(2).人的言語。 唐 儲光羲 《昭圣觀》詩:“石池辨春色,林獸知人言。”
(3).pi{1~1}霜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;而又隱信字為人言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辟臭蟲方,用木瓜打碎,燒煙薰之,若加人言少許,其子粒粒皆爆碎?!?/p>
彭龜年名句,和向倅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