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年常過平津館,解組歸來苦未羸
出自唐代王珪《依韻和曾侍中謝二府相顧》:
年年常過平津館,解組歸來苦未羸。
曉日初臨金闕動,春風(fēng)正與玉杯期。
三公就第誰同壽,丞相傳經(jīng)自有兒。
感舊不辭今日醉,江湖思去已多時。
注釋參考
平津館
(1).亦作“ 平津邸 ”、“ 平津閣 ”。 漢 公孫弘 為丞相,封 平津侯 ,起客館,開東閣,招請士人。后因以“平津館”等稱高級官僚延納賓客的處所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將軍吳明徹墓志銘》:“歸 平津 之館,時聞櫪馬之嘶;舍 廣城 之傳,裁見諸侯之客?!?南朝 齊 陸厥 《奉答內(nèi)兄希叔》詩:“出入 平津邸 ,一見 孟嘗 尊?!?唐 韓翊 《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》詩:“遠屬 平津閣 ,前驅(qū) 博望侯 ?!?清 鄭燮 《李鍇》詩:“西風(fēng)吹冷 平津閣 ,何處重尋孔雀屏。”
(2). 清 孫星衍 任 山東 督糧道時,治所即在 公孫弘 所封 平津 故地,因名其書齋為 平津館 ,所刊叢書名《平津館叢書》。 清 孫星衍 《平津館記》:“予參藩 山左 ,駐節(jié) 安德 ,地為 平原 故郡,當(dāng) 燕 齊 孔道,通人過訪無虛日……所以名吾館者,以識風(fēng)土古跡,后之 士夫 為國樹人,或有慕夫開閤之風(fēng)也?!?/p>
解組
猶解綬?!读簳ぶx朏傳》:“雖解組昌運,實避昏時?!?宋 梅堯臣 《和酬裴君見過》:“我昨謝銅章,解組猶脫屣。” 元 張可久 《慶東原·次馬致遠先輩韻》曲:“解組 漢 朝,尋詩 灞橋 ,策杖 臨皋 。” 清 周亮工 《祭建寧司李君碩孫公文》:“午未之間,余以內(nèi)召北行,中讒解組,載入 閩中 ,困于鉗網(wǎng)?!?/p>
歸來
歸來 (guīlái)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。——宋· 張俞《蠶婦》 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王珪名句,依韻和曾侍中謝二府相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