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儲光羲《游茅山五首》:
十年別鄉(xiāng)縣,西云入皇州。
此意在觀國,不言空遠游。
九衢平若水,利往無輕舟。
北洛反初路,東江還故丘。
春山多秀木,碧澗盡清流。
不見子桑扈,當從方外求。
世業(yè)傳儒行,行成非不榮。
其如懷獨善,況以聞長生。
家近華陽洞,早年深此情。
巾車云路入,理棹瑤溪行。
天地朝光滿,江山春色明。
王庭有軒冕,此日方知輕。
平生非作者,望古懷清芬。
心以道為際,行將時不群。
茲山在人境,靈貺久傳聞。
遠勢一峰出,近形千嶂分。
冬春有茂草,朝暮多鮮云。
此去亦何極,但言西日曛。
昔賢居柱下,今我去人間。
良以直心曠,兼之外視閑。
垂綸非釣國,好學異希顏。
落日登高嶼,悠然望遠山。
溪流碧水去,云帶清陰還。
想見中林士,巖扉長不關(guān)。
名岳征仙事,清都訪道書。
山門入松柏,天路涵空虛。
南極見朝采,西潭聞夜?jié)O。
遠心尚云宿,浪跡出林居。
為己存實際,忘形同化初。
此行良已矣,不樂復何如。
注釋參考
九衢
(1).縱橫交叉的大道;繁華的街市?!冻o·天問》:“靡蓱九衢,枲華安居。” 王逸 注:“九交道曰衢?!?游國恩 纂義:“靡蓱九衢,即謂其分散如九達之衢也。” 唐 韋應物 《長安道》詩:“歸來甲第拱皇居,朱門峨峨臨九衢?!?明 劉基 《秋興》詩之一:“九衢車馬如流水,盡是 邯鄲 夢里人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席方平》:“飛揚跋扈,狗臉生六月之霜;隳突叫號,虎威斷九衢之路。”
(2).草名。《文選·王屮<頭陀寺碑文>》:“九衢之草千計,四照之花萬品?!?劉良 注:“九衢草其枝交錯,相重九出也?!?南朝 梁元帝 《為妾弘夜姝謝東宮賚合心花釵啟》:“ 夜姝 昔往 陽臺 ,雖逢四照。曾游 澧浦 ,慣識九衢?!?/p>
若水
古水名。即今 雅礱江 。其與 金沙江 合流后的一段,古時亦稱 若水 ?!秴问洗呵铩みm音》:“帝 顓頊 生自 若水 ?!?南朝 陳 徐陵 《陳文帝哀冊文》:“ 若水 傳帝,熏風御民。”
輕舟
輕舟 (qīngzhōu) 狹長的,兩舷彎曲、首尾尖削的小船,通常用輕質(zhì)材料(如樹皮、獸皮、帆布、輕質(zhì)木料、輕金屬)制成 canoe 一葉輕舟儲光羲名句,游茅山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送不浮赴沿江制參二首——— 高斯得〔宋代〕
- 予既不得葉遂過洛濱醉游累日——— 黃庭堅〔宋代〕
- 柳梢青(鄭宰母生日)——— 王炎〔宋代〕
- 十月晦過巫山——— 洪咨夔〔宋代〕
- 送蕭十八與房侍御回還——— 高適〔唐代〕
- 和之美舟行雜詩八首船行遇風——— 司馬光〔宋代〕
- 和樂天贈樊著作——— 元稹〔唐代〕
- 將赴南巴,至馀干別李十二——— 劉長卿〔唐代〕
- 古樂府——— 姜夔〔宋代〕
- 羔羊——— 佚名〔先秦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