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如珙《偈頌三十六首》:
糞堆頭上,無人覷著。
萬法紛紜,自起自滅。
注釋參考
萬法
佛教語。梵語dharma,意譯“法”,指事物及其現(xiàn)象,也指理性、佛法等?!叭f法”指一切事物。 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難顧道士<夷夏論>》:“《金剛般若》,文不踰千,四句所弘,道周萬法?!?宋 蘇軾 《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》:“而況於出三界,了萬法,不生不老,不病不死,應(yīng)物而無情者乎。” 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攝對》:“有則萬法俱來,無時(shí)一絲不掛,貧僧 佛印 是也?!?/p>
紛紜
紛紜 (fēnyún) diverse and confused 眾多而雜亂 言論、事情等 眾說紛紜 彼此錯(cuò)雜,紛紜拿斗,敵槍終不能發(fā)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 眾多的樣子,引申為羅唆,找麻煩 新婦謂府吏:“勿復(fù)重紛紜。”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釋如珙名句,偈頌三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