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言可人意,一一皆自然
出自宋代蘇轍《贈(zèng)杭僧道潛》:
月中依松鶴,露下抱葉蟬。
賦形已孤潔,發(fā)響仍清圓。
潛師本江海,浪跡游市廛。
髭長不能翦,衲壞聊復(fù)穿。
瘦骨見圖畫,禪心離攀緣。
出言可人意,一一皆自然。
問師藏何深,不與世俗傳。
舊識髯學(xué)士,復(fù)從璉耆年。
塵埃既脫落,文彩自精鮮。
落落社中人,如我亦有旃。
柰何一相見,撫卷坐長嘆。
歸去勿復(fù)言,山林信多賢。
注釋參考
出言
出言 (chūyán) 開口發(fā)言;說話 speak 出言不快人意
人意 (rényì) 人的意愿、情緒 wish 不滿人意一皆
一律;全部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法正傳》:“其計(jì)莫若盡驅(qū) 巴西 、 梓潼 民內(nèi) 涪水 以西,其倉廩野穀,一皆燒除,高壘深溝,靜以待之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慕賢》:“ 梁孝元 前在 荊州 ,有 丁覘 者, 洪亭 民耳,頗善屬文,殊工草隸; 孝元 書記,一皆使之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雅量》:“ 盧晉公 為門下侍郎,過吏部選人官,謂同過給事中曰:‘吾徒僥倖至多,此輩優(yōu)一資半級,何足問也?!唤宰⒍ǎ丛肆?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》第十八節(jié):“故專制之國,無論上下貴賤,一皆以變詐傾巧相遇,蓋有迫之,使不得不然者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