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工不識(shí),誰是知音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額顱高,眼孔深。
畫工不識(shí),誰是知音。
江湖爛爛兮月還有魄,丘壑閑閑兮云自無心。
幾處相逢不會(huì)喚,蓑衣篛笠賣黃金。
注釋參考
畫工
畫工 (huàgōng) 畫師;畫匠 painter;decorator不識(shí)
(1).不知道,不認(rèn)識(shí)?!对姟ご笱拧せ室印罚骸安蛔R(shí)不知,順帝之則?!?鄭玄 箋:“其為人不識(shí)古,不知今,順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韓愈 《閔己賦》:“行舟檝而不識(shí)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?!?魯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(shí)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識(shí)羞?!?/p>
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。指誤殺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識(shí)?!?鄭玄 注:“識(shí),審也。不審,若今仇讎當(dāng)報(bào)甲,見乙,誠(chéng)以為甲而殺之者?!?/p>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(shí)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