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龍見之應(yīng)驤首,共伴寒光千古揭
出自宋代袁甫《尖月贈(zèng)朱幾仲》:
天上月,三月盈兮三五缺。
湖中月,無缺無圓無生滅。
天上月,蝦蟇妖精敢作孽。
湖中月,能使癡蟇蹤影沒,豈是蟾兔不如龍,不知龍有何秘訣。
甓社湖中看明月,湖中天上雙皎潔。
湛盧令我書大字,老來百事懶且拙。
惟有作字氣如虹,寫罷森森清徹骨。
神龍見之應(yīng)驤首,共伴寒光千古揭。
夜夜明月照我字,我字照湖兩相埒。
更得湛盧著佳句,便與盂城成三絕。
注釋參考
龍見
(1).《易·乾》:“見龍?jiān)谔?,利見大人?!?高亨 注:“龍出現(xiàn)于田中,比喻大人活動(dòng)于民間,人見之則有利?!焙笠蛞浴褒堃姟敝竿跽吣苡兄慰?jī)。《莊子·在宥》:“尸居而龍見,淵默而雷聲?!?成玄英 疏:“圣人寂同死尸寂泊,動(dòng)類飛龍?jiān)谔?。?/p>
(2).喻羽化而登仙。《文選·郭璞<游仙詩>之一》:“進(jìn)則保龍見,退為觸藩羝。” 李善 注:“進(jìn)謂求仙也,退謂處俗也?!?/p>
(3).《易·乾》:“云從龍,風(fēng)從虎。”“龍”喻事物的主干,因以“龍見”喻文章根本已立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或虎變而獸擾,或龍見而鳥瀾?!?郭紹虞 等注:“‘龍見’句譬文章根本已立而枝節(jié)未妥?!?/p>
(4).蒼龍七宿出現(xiàn)。《左傳·桓公五年》:“凡祀,啟蟄而郊,龍見而雩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龍見,建巳之月。蒼龍宿之體,昏見東方,萬物始盛。待雨而大,故祭天。遠(yuǎn)為百穀祈膏雨也?!薄侗饼R書·恩倖傳·高阿那肱》:“ 源師 嘗諮 肱 云:‘龍見,當(dāng)雩?!?/p>
驤首
(1).抬頭。 漢 鄒陽 《上書吳王》:“臣聞蛟龍?bào)J首奮翼,則浮云出流,霧雨咸集?!?唐 杜甫 《贈(zèng)別賀蘭銛》詩:“老驥倦驤首,蒼鷹愁易馴。” 清 梁章鉅 《浪跡叢談·下河舟中雜詩》:“海城童叟齊驤首,信有天邊小聚星?!?/p>
(2).比喻意氣軒昂。 唐 錢起 《送孫十尉溫縣》詩:“云衢有志終驤首,吏道無媒且折腰。”
寒光
寒光 (hánguāng)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chilling 寒光一閃,刀已出鞘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(yuǎn)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。——宋· 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。——清· 梁?jiǎn)⒊讹嫳液霞の募?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(yuǎn)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袁甫名句,尖月贈(zèng)朱幾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