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初春懷成都》
我昔薄游西適秦,歸到錦州逢早春。
五門收燈藥市近,小桃妖妍狂殺{1*1}人。
霓裳法曲華清譜,燕妒身輕鶯學(xué)語。
歌舞更休轉(zhuǎn)盼間,但見宮衣?lián)Q金縷。
世上悲歡豈易知,不堪風(fēng)景似當(dāng)時(shí)。
病來幾與麴生絕,禪榻茶煙雙鬢絲。
注釋參考
歌舞
歌舞 (gēwǔ) 合稱歌唱與舞蹈 song and dance 歌舞晚會(huì)更休
輪番休耕;輪番休息。 宋 蘇軾 《雜說》:“其田美而多,則可以更休,而地力得完?!?宋 陳亮 《酌古論四·李靖》:“節(jié)制之兵:其法繁,其行密;隅落鉤連,曲折相對(duì);進(jìn)無速奔,退無遽走;前者鬭,后者息力;后者進(jìn),前者更休?!薄督鹗贰ば诩o(jì)中》:“壬午,遣近侍四人巡視筑城丁夫,時(shí)其飲食,聽其更休?!?/p>
轉(zhuǎn)盼
(1).目光流轉(zhuǎn)。 唐 溫庭筠 《南歌子》詞之六:“轉(zhuǎn)盼如波眼,娉婷似柳腰?!?/p>
(2).猶轉(zhuǎn)眼。喻時(shí)間短促。 宋 蘇軾 《徐大正閑軒》詩:“君如汗血駒,轉(zhuǎn)盼略 燕 楚 ?!?元 無名氏 《凍蘇秦》第三折:“世事升沉如轉(zhuǎn)盼,算來由命不由人。” 清 黃景仁 《舟中望九華》詩:“前景轉(zhuǎn)盼失,后態(tài)觸睫俱?!?/p>
宮衣
(1).宮人所制之衣。 唐 杜甫 《端午日賜衣》詩:“宮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榮?!?仇兆鰲 注引 邵寶 曰:“宮衣,宮人所製之衣?!?唐 曹唐 《三年冬大禮》詩之四:“禁火曙燃煙焰褭,宮衣寒拂雪花輕?!?清 查慎行 《次答廖若村同年贈(zèng)別原韻》之一:“感深紈扇秋風(fēng)篋,夢(mèng)散宮衣舊日香。”
(2).宮中女子所穿之衣。亦指仿照宮樣所制女子之衣。 唐 李賀 《追賦畫江潭苑》詩之一:“ 吳 苑曉蒼蒼,宮衣水濺黃。小鬟紅粉薄,騎馬珮珠長(zhǎng)。” 金 蔡松年 《聲聲慢·涼陘寄內(nèi)》詞:“梨花淚,正宮衣春瘦,曉紅無力。”
金縷
(1).指金縷衣。 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營(yíng)壽陵詔》:“喪亂以來, 漢 氏諸陵無不發(fā)掘,至乃燒取玉匣金縷?!?前蜀 韋莊 《清平樂》詞:“云解有情花解語,窣地繡羅金縷?!?/p>
(2).指金絲。 唐 白居易 《秦中吟·議婚》:“紅樓富家女,金縷繡羅襦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采桑子·為汪蛟門題畫冊(cè)》詞之四:“玉樹宮墻,金縷鞋幫,膽怯潛提出洞房。”
(3).金屬制成的穗狀物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da{1*1}法頌》:“幢號(hào)摩尼,旛懸金縷。” 唐 溫庭筠 《定西番》詞:“雙鬢翠霞金縷,一枝春艷濃?!?華鍾彥 注:“金鏤,釵穗也?!?/p>
(4).曲調(diào)《金縷曲》、《金縷衣》的省稱。 唐 羅隱 《金陵思古》詩:“綺筵《金縷》無消息,一陣征帆過 海門 ?!?宋 張?jiān)?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》詞:“舉大白,聽《金縷》?!?明 唐寅 《題?!吩姡骸版虫眉t粉歌《金縷》,歌與桃花柳絮聽?!?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呼嵩》:“常慮韶光同逝水,《金縷》一日歌千遍?!?/p>
(5).指柳條。 唐 戴叔倫 《長(zhǎng)亭柳》詩:“雨搓金縷細(xì),煙褭翠絲柔?!?唐 溫庭筠 《楊柳枝》詞:“金縷毿毿碧瓦溝,六宮眉黛惹香愁?!?華鍾彥 注:“金縷,柳條也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夏公命將》:“紅杏飄香,柳含煙翠拖金縷?!?/p>
陸游名句,初春懷成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劭農(nóng)知俗美,虞畔記耕疇
- 調(diào)合西堂琴欲響,情深北海酒難空作者:方鳳作品:春日集張?jiān)值苷?/a>
- 洛社自佳,鏡湖雖好,莫問君王乞作者:劉克莊作品:念奴嬌(壽方德潤(rùn))
- 晚蝶飄零驚宿雨,暮鴉凌亂報(bào)秋寒。
- 殘朱猶曖曖作者:沈約作品:早行逢故人車中為贈(zèng)詩
- 公問我餌藥,石臼將使礱
- 吳山十二棋,一擊玄關(guān)應(yīng)作者:黃庭堅(jiān)作品:贈(zèng)吳道士
- 素屏開白云,稱我茅檐陋作者:蘇轍作品:畫學(xué)董生畫山水屏風(fēng)
- 六度萬行體中圓,從斯更不少油鹽
- 聯(lián)名雁塔終呈再,討賊螺川又幾年作者:沈繼祖作品:上揚(yáng)州錢帥
- 10分手骰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