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高望遠,遍題詩去
出自元代謝應芳《賀圣朝 馬公振見訪,以詞留別,喜而和之》:
吳淞舊雨相鄰住。
喜復來今雨。
那時因遇。
十年艱險,劍頭炊黍。
如今相見,衰顏醉酒,似經霜紅樹。
湖山佳處。
登高望遠,遍題詩去。
注釋參考
登高望遠
登上高處,看得更遠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遠大。成語解釋登上高處,看得更遠。也比喻思想境界高,目光遠大。登高望遠出處《荀子·勸學》:“我嘗跂高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見也?!薄秴问洗呵铩ろ樥f》:“順風而呼,聲不加疾也,際高而望,目不加明也,所因便也?!?h3>題詩(1).就一事一物或一書一畫等,抒發(fā)感受,題寫詩句。多寫于柱壁、書畫、器皿之上。 唐 高適 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詩:“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人思故鄉(xiāng)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崔顥》:“后游 武昌 ,登 黃鶴樓 ,感慨賦詩。及 李白 來,曰:‘眼前有景道不得, 崔顥 題詩在上頭?!療o作而去,為哲匠斂手云。” 清 金埴 《不下帶編》卷二:“頃見一士題詩隣壁,甚佳?!?/p>
(2).指所題寫的詩句。 魯迅 《南腔北調集·“連環(huán)圖畫”辯護》:“《你的姊妹》木刻七幅,題詩一幅?!?/p>
謝應芳名句,賀圣朝 馬公振見訪,以詞留別,喜而和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