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稽天筆良不類,恭覽比方三嘆喟
出自宋代岳珂《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》:
昭回之秘天所示,風行雷歷動一世。
獨持八柄昭馭貴,馭貴馭富抑共細。
百年史牒記金匱,木腳東廊果何地。
誰從六閣得幅紙,朱書旁行儼如此。
貴珰日月書紙尾,宛如宣和見宣底。
參稽天筆良不類,恭覽比方三嘆喟。
王蔡諸臣真可罪,區(qū)區(qū)球補蟣虱耳。
汴都仿佛塵未洗,此帖間行來萬里。
大書尊堯底王氏,責以格君法當爾。
奸諛直筆誅既死,原以所書裨太史。
注釋參考
參稽
參酌稽考;對照查考?!盾髯印そ獗巍罚骸笆栌^萬物而知其情,參稽治亂而通其度。” 宋 葉適 《進故事》:“蓋當是時王道雖衰而未息,其君臣相與議論,尚能參稽於義理之初,而未盡埋沒於事為之末故也?!薄睹魇贰の脑穫饕弧ば煲毁纭罚骸笆且郧熬种罚扔惺秾嶅h》,又有此書可以參稽。” 汪辟疆 《<鶯鶯傳>校錄按語》:“茲全録於后,俾便參稽云?!?/p>
天筆
皇帝使用的筆。亦借指御批。 南朝 齊 孔稚珪 《上新定法律表》:“其中洪疑大議、眾論相背者,圣照玄覽,斷自天筆?!?唐 李白 《溫泉侍從歸逢故人》詩:“激賞搖天筆,承恩賜御衣?!?/p>
不類
(1).不善。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:“不弔不祥,威儀不類。” 毛 傳:“類,善?!?孔穎達 疏:“威儀有不善?!?晉 劉琨 《勸進表》:“抗明威以攝不類,杖大順以肅宇內?!薄杜f唐書·德宗紀下》:“秉心匪彝,自底不類。兇狡成性,扇構多端?!?/p>
(2).作自謙之詞,猶不肖?!稌ぬ字小罚骸坝栊∽硬幻饔诘?,自底不類?!?蔡沉 集傳:“不類猶不肖也?!?明 何景明 《六子詩序》:“六子者皆當世之名士也,予以不類,得承契納,輔志勵益者多矣!”
(3).不同;不象?!兑葜軙す偃恕罚骸把孕胁活?,終始相悖,外內不合。” 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辭嚴義密讀難完,字體不類隸與科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水莽草》:“嗅之有異味,不類茶茗。” 郭沫若 《斷斷集·從典型說起--<豕蹄>的序文》:“這段故事既不類有心的揭發(fā),也不類任意的調皮?!?/p>
(4).不及于,不包括?!豆茏印ぞ枷隆罚骸捌溥x賢遂材也,舉德以就列,不類無德;舉能以就官,不類無能。”
比方
比方 (bǐfang) 譬喻。把不易懂的事物用淺顯易懂的話描述出來 analogy 比方說吧,A代表1,B代表2,A+B 就是1+2 比方并非等同 用特殊的事物來說明一般的事物 instance 拿釣魚作比方 如果;假使 if 比方你在現(xiàn)場,該怎么辦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和?!段倪x·陸機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?!?/p>
岳珂名句,徽宗皇帝讀閣支降御筆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