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貫休《送僧游五臺》
羨師游五頂,乞食值年豐。去去誰為侶,棲棲力已充。
濁河高岸拆,衰草古城空。必到華嚴寺,憑師問辨公。
注釋參考
華嚴
(1).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的簡稱。有三種譯本。 宋 陳師道 《謝寇十一惠端硯》詩:“敢書細字注魚蟲,要傳《華嚴》八千偈。”
(2).佛教語。天臺宗所說“五時”教之一。指 釋迦牟尼 成道之初在菩提樹下所說的大乘無上法門。因其高深,解悟者少。 清 龔自珍 《<妙法蓮華經>四十二問》:“ 隋 以來判教諸師,皆曰‘華嚴’日出時,‘法華’日中時,‘涅槃’日入時?!?/p>
(3).指華嚴宗所說的大乘境界。 康有為 《與菽園論詩兼寄任公孺博曼宣》詩之二:“華嚴帝網重重現,廣樂鈞天竊竊聽?!?/p>
問辨
詢問辨識。 宋 朱熹 《白鹿洞書院揭示》:“有志之士,固當熟讀深思,而問辨之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考諸古訓,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。”
貫休名句,送僧游五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