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:
江之南有賢人焉,字子固,非今所謂賢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
淮之南有賢人焉,字正之,非今所謂賢人者,予慕而友之。
二賢人者,足未嘗相過也,口未嘗相語也,辭幣未嘗相接也。
其師若友,豈盡同哉?予考其言行,其不相似者,何其少也!曰,學圣人而已矣。
學圣人,則其師若友,必學圣人者。
圣人之言行豈有二哉?其相似也適然。
。
予在淮南,為正之道子固,正之不予疑也。
還江南,為子固道正之,子固亦以為然。
予又知所謂賢人者,既相似,又相信不疑也。
。
子固作《懷友》一首遺予,其大略欲相扳,以至乎中庸而后已。
正之蓋亦常云爾。
夫安驅(qū)徐行,轥中庸之庭,而造于其室,舍二賢人者而誰哉?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,亦愿從事于左右焉爾。
輔而進之,其可也。
。
噫!官有守,私系合不可以常也,作《同學一首別子固》,以相警且相慰云。
注釋參考
圣人
圣人 (shèngrén) 德高望重、有大智、已達到人類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,有時也專指孔子 sage 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遠矣。——唐· 韓愈《師說》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??伞!俄n非子·五蠹》 封建時代對君主的尊稱 emperor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,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言行
言行 (yán-xíng) 一個人的語言和行動 words and deeds;opinion expressed and action taken 言行一致,表里如一相似
相似 (xiāngsì) 相類;相像 resemble;be similar;be alike 相似三角形 豕與亥相似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h3>適然(1).偶然?!俄n非子·顯學》:“故有術(shù)之君,不隨適然之善,而行必然之道?!?宋 歐陽修 《瀧岡阡表》:“吾始一二見之,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,既而其后常然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三二:“兩處取名,適然相同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九:“人之賦形,有羊白,有兔缺,有六指,非適然而有,由星氣胎感致之。”
(2).當然。 漢 賈誼 《治安策》:“至于俗流失,世壞敗,因恬而不知怪,慮不得于耳目,以為是適然耳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至于風俗流溢,恬而不怪,以為是適然耳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言正當如此,非失道也?!?/p>
王安石名句,同學一首別子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