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時司理求頌》:
凈磨心鑒絕游塵,本際靈明自照神。
個里機回圓歷歷,化分百億大千身。
注釋參考
個里
亦作“ 個裡 ”。此中;其中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居室》:“諦觀熟視,方知個里情形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﹝ 胡慎容 ﹞《窺采齊曉粧》云:‘徘徊明鏡漫凝神,個裡伊誰解效顰?’”
箇裏:此中;其中。 唐 王維 《同比部楊員外十五夜游有懷靜者季》詩:“香車寶馬共喧闐,箇里多情俠少年?!?宋 黃庭堅 《卜算子》詞:“天上人間有底愁,向箇里,都諳盡?!?宋 辛棄疾 《朝中措》詞:“長怪春歸何處,誰知箇里迷藏。”
回圓
環(huán)繞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復有水徑,繚繞回圓?!眻A,一本作“ 員 ”。
歷歷
歷歷 (lìlì) 一個個清晰分明 distinctly;clearly 歷歷可數(shù) 歷歷在目化分
化分 (huàfēn) 分解 resolve百億
(1).極言數(shù)目之多。 三國 蜀 諸葛亮 《答李嚴書》:“吾本東方下士,誤用於先帝,位極人臣,祿賜百億?!?南朝 梁 江淹 《翡翠賦》:“傳貴質於竹素,晦深聲於百億?!?/p>
(2).佛教語。指世界及眾生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謝敕賚制旨<大涅槃經(jīng)>講疏啟》:“道洽大千,化均百億?!?/p>
大千
“ 大千世界 ”的省稱。 晉 道恒 《釋駁論》:“故神暉一震,則感動大千。” 宋 蘇軾 《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》詩:“忽登最高塔,眼界窮大千?!?趙樸初 《滿庭芳·為人民大會堂作》詞:“氣吞大千, 天安門 外, 泰岱 壯嚴。”
釋正覺名句,時司理求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