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祜《送走馬使》:
新樣花文配蜀羅,同心雙帶蹙金蛾。
慣將喉舌傳軍好,馬跡鈴聲遍兩河。
注釋參考
新樣
(1).新式樣。 唐 張祜 《送走馬使》詩(shī):“新樣花文配 蜀 羅,同心雙帶蹙金蛾?!?宋 王明清 《揮麈馀話》卷一:“令 兩浙路 諸州分造甲五十副,一以新樣為之?!?/p>
(2).新手法;新花樣。 金 王若虛 《滹南詩(shī)話》卷上:“ 魯直 雄豪奇險(xiǎn),善為新樣,固有過(guò)人者?!?魯迅 《彷徨·祝福》:“至于題目,那自然是換了一個(gè)新樣,專在她額上的傷疤。”
花文
花紋。 北魏 高允 《羅敷》詩(shī):“腳著花文履,耳穿明月珠?!?唐 王勃 《夏日宴張二林亭序》:“舟浮葉影,簟積花文?!?宋 葉夢(mèng)得 《巖下放言·晉古冢碑法》:“上有一石臺(tái),高二尺許,有花文。”
蜀羅
蜀 中織造的輕羅。 唐 杜牧 《江上雨寄崔碣》詩(shī):“春半 平江 雨,圓紋破 蜀 羅?!薄端问贰な池浿鞠铝罚骸耙蝗?,內(nèi)出 蜀 羅一端,為印朱所漬者數(shù)重。因詔天下稅務(wù),毋輒污壞商人物帛?!?/p>
同心
同心 (tóngxīn) 思想或認(rèn)識(shí)一致 with one heart 同心同德 共一中心或核心 concentric 同心圓 同心度 共同的心愿;心思相同 common wish 神佛原有同心 志同道合;情投意合 cherish the same ideals and follow the same path 昔時(shí)同心人,今日兩離分蹙金
(1).一種刺繡方法。用金線繡花而皺縮其線紋,使其緊密而勻貼。亦指這種刺繡工藝品。 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繡羅衣裳照暮春,蹙金孔雀銀麒麟。” 五代 和凝 《山花子》詞:“星靨笑偎霞臉畔,蹙金開(kāi)襜襯銀泥?!?宋 楊萬(wàn)里 《中秋月長(zhǎng)句》:“黃羅團(tuán)扇暗花紋,蹙金突起雙龍鳳?!?/p>
(2).比喻文辭完美充實(shí)、無(wú)懈可擊。 唐 李肇 《唐國(guó)史補(bǔ)》卷下:“ 張登 長(zhǎng)於小賦,氣宏而密,間不容髮,有織成隱起往往蹙金之狀。”
張祜名句,送走馬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