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孔武仲《數詩分題二首》:
一邑臨襄漢,青衫正少年。
二毛侵鬢發(fā),披霧始窺天。
三接龍光遠,瞳眬白日邊。
四門方雜沓,羔雁賁林泉。
五斗安微祿,雖貧志浩然。
六韜聊自試,有策佐平燕。
七札穿強弩,諸君必凱旋。
八荒馳貢篚,恩旨罷戈鋋。
九九期君用,慚非命世賢。
十官何敢望,於此卜歸田。
注釋參考
九九
(1).算術乘法名。以一至九每二數順序相乘。上古時系由九九自上而下,而至一一,故稱“九九乘法”?!豆茏印ぽp重戊》:“ 虙戲 作造六峜以迎陰陽;作九九之數以合天道?!薄稘h書·梅福傳》:“臣聞 齊桓 之時,有以九九見者, 桓公 不逆,欲以致大也。” 楊樹達 窺管:“ 敦煌 木簡載九九術,起九九八十一訖二二而四。 羅振玉 云:《孫子算經》乘法載此四十五句,亦起九九而訖一一,末言從九九至一一,總成一千一百五十五,是古法始九九之證。以木簡及《孫子算經》證之,九九蓋即乘法。其術始於九九,故稱九九之術?!?/p>
(2).八十一,九之自乘數。 漢 揚雄 《太玄·首》:“陳其九九,以為數生?!薄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屬車九九,乘軒并轂。” 李善 注引《漢雜事》:“諸侯貳車九乘, 秦 滅九國,兼其車服,故大駕屬車八十一乘?!薄侗笔贰づ:雮鳌罚骸巴ㄌ煳莞甙耸怀?,黃鐘九九之實也。”
(3).由冬至日起,歷八十一日,每九天為“一九”,按次序定名為“一九”、“二九”至“九九”。亦指“九九”中最末一個九天。 唐 薛能 《漢廟祈雨回陽春亭有懷》詩:“九九已從南至盡,芊芊初傍北籬新?!蹦现良炊?。 清 趙翼 《消寒》詩:“轉眼消寒過九九,春光又到艷陽時?!?/p>
(4).指九月九日重陽節(jié)。又稱“重九”。 宋 計有功 《唐詩紀事·中宗》:“ 中宗 九月九日幸臨 渭亭 登高…… 薛稷 得歷字韻云:‘愿陪九九辰,長奉千千歷?!?/p>
(5).指“陽九”、“陰九”之災?!稘h書·揚雄傳下》:“九九大運,與天終始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順東西門行》:“閔九九,傷牛山,宿心載違徒昔言?!?黃節(jié) 注:“《易九戹》曰:‘初入元百六,陽九;次三百七十四,陰九?!h九九謂閔陽九陰九之災也?!?/p>
(6). 蒙古 、 滿州 贈獻之禮,以九數為貴,至少為一九,至多為九九。凡獻壽祝年,臣下貢物,多用九九,以取吉祥之義?!肚鍟洹だ矸骸へ暙I》:“ 鄂爾 多斯 六旗, 烏喇特 三旗共進九九。計羊八十一隻,乳酒八十一瓶;餘二十五旗共進三九,計羊二十七隻,乳酒二十七瓶,由院查收,交與禮部。”
(7).泛指極多數。《平山冷燕》第六回:“曲徑逶迤,三三不已;穿廊曲折,九九還多?!?/p>
(8).一種槍的俗名。 周立波 《暴風驟雨》第二部十一:“那時候,她正在娘家,槍是親眼看見過,兩棵嶄新的九九大蓋。”
命世
著名于當世。多用以稱譽有治國之才者?!稘h書·楚元王傳贊》:“圣人不出,其間必有命世者焉?!?唐 高適 《酬秘書弟兼寄幕下諸公》詩:“信知命世奇,適會非常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答子固南豐道中所寄》詩:“吾子命世豪,術學窮無間。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九:“蓋真儒志業(yè),命世經綸,薪盡火傳,淵源有自云。” 孫中山 《建國方略·行易知難》:“ 皓東 沉勇, 堅如 果毅,皆命世之英才,惜皆以事敗而犧牲?!?/p>
孔武仲名句,數詩分題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