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王安石《疥》
浮陽燥欲出,陰濕與之戰(zhàn)。
燥濕相留連,蟲出乃投間。
搔膚血至股,解衣燎爐炭。
方其愜心時,更自無可患。
呼醫(yī)急治之,莫惜千金散。
有樂即有苦,愜心非所愿。
注釋參考
燥濕
(1).干燥和潮濕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百e至如歸,無寧菑患;不畏寇盜,而亦不患燥濕?!薄秴问洗呵铩ぶ丶骸罚骸拔粝仁ネ酢錇閷m室臺榭也,足以辟燥溼而已矣。” 高誘 注:“燥謂陽炎,溼謂雨露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律比 崑崙 竹,音知燥溼絃?!?清 譚嗣同 《與沉小沂書》之二:“凡物春夏則漲,秋冬則縮,寒暑燥濕使然也。”
(2).指日常生活起居。《漢書·丙吉傳》:“ 吉 即時病,輒使臣 尊 朝夕請問皇孫,視省席蓐燥濕?!薄度龂尽侵尽ゑ樈y(tǒng)傳》:“常勸 權(quán) 以尊賢接士,勤求損益,饗賜之日,可人人別進(jìn),問其燥溼,加以密意,誘諭使言,察其志趣,令皆感恩戴義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五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人之居處,避濕就燥。問其燥濕者,問其居處何如也。” 清 梅曾亮 《朱孺人墓志銘》:“吾婦幼失母,專其事母者事父,及后母遺腹弟。調(diào)燥濕,御侵侮,皆與其勞?!?/p>
(3).指世態(tài)炎涼。 漢 蔡邕 《辭郡辟讓申屠蟠書》:“﹝ 申屠蟠 ﹞安貧樂潛,味道守真,不為燥溼輕重,不為窮達(dá)易節(jié)?!?唐 陸龜蒙 《幽居賦》:“頌厥土之三壤,託高風(fēng)之四鄰,纔祛燥濕,稍遠(yuǎn)囂塵?!?宋 司馬光 《昔別贈宋復(fù)古張景淳》詩:“皎如百鍊精,不為燥濕易。”
(4).中醫(yī)指燥熱或寒濕的癥侯?!缎咽篮阊浴だ畹廊霜?dú)步云門》:“醫(yī)者意也……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,或近山或近水,就與他分個燥濕?!?/p>
相留
挽留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九:“兩人見是真仙來度他,不好相留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九一回:“嚇的 寳玉 站起身來,往外忙走, 黛玉 也不敢相留?!?/p>
蟲出
猶蟲流?!妒酚洝ぬ锸辶袀鳌罚骸?趙王 嚙指出血,曰:‘先人失國,微陛下,臣等當(dāng)蟲出,公等奈何言若是!毋復(fù)出口矣?!眳⒁姟?蟲流 ”。
投間
投間 (tóujiàn) 乘隙,趁機(jī)。 take advantage of a crack (loophole) 投間蔑污?!鳌?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王安石名句,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