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楊維楨《要離家》:
金昌亭下路,春草沒(méi)荒丘。
云是要離家,令人生古愁。
侏兒三尺干,不佩雙吳鉤。
中包猛士膽,白日照高秋。
忍死屠骨肉,視身若蜉蝣。
荊軻不了恨,慶忌成身謀。
如何五噫客,死與爾同仇。
注釋參考
如何
如何 (rúhé) how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(wèn)題 方式、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(wèn)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在什么情況下 when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(huì) 怎么,怎么樣 how;why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,未知久后如何?!端疂G傳》 “如……何”,表示’把……怎么樣” as 以君之力,曾不能損魁父之丘,如太行、 王屋何?——《列子·湯問(wèn)》五噫
見(jiàn)“ 五噫歌 ”。
同仇
(1).謂共同赴敵;對(duì)敵人表示共同的憤慨。《詩(shī)·秦風(fēng)·無(wú)衣》:“脩我戈矛,與子同仇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二十四年》:“初, 魯肅 嘗勸 孫權(quán) 以 曹操 尚存,宜且撫輯 關(guān)羽 ,與之同仇,不可失也。” 清 陳夢(mèng)雷 《李葆甫傳》:“吾義不與賊俱生,孰能與我同仇者乎?” zhou{1-1}恩{1~1}來(lái) 《彭?xiàng)铑佇纤耐颈粩橙瞬稓⒔?jīng)過(guò)》:“審問(wèn)畢,回至看守所,五同志齊唱《國(guó)際歌》,以賦同仇,直影響了全所。”
(2).指共同赴敵者。 zhu{1|1}德 《出太行》詩(shī):“兩岸烽煙紅似火,此行當(dāng)可慰同仇?!?/p>
楊維楨名句,要離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