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輦出披香,清歌臨太液。
出自唐朝上官儀《早春桂林殿應(yīng)詔》
步輦出披香,清歌臨太液。曉樹流鶯滿,春堤芳草積。
風(fēng)光翻露文,雪華上空碧?;ǖ麃砦匆?,山光暖將夕。
注釋參考
步輦
(1).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,類似轎子?!囤w飛燕外傳》:“帝即令舍人 呂延福 以百寳鳳毛步輦迎合德?!薄稌x書·山濤傳》:“帝嘗講武于 宣武場 , 濤 時有疾,詔乘步輦從。” 晉 陸翽 《鄴中記》:“ 石虎 少好游獵,后體壯大,不復(fù)乘馬。作獵輦,二十人擔(dān)之,如今之步輦?!?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步輦召學(xué)士》:“ 明皇 在便殿,甚思 姚元崇 論時務(wù),七月十五日苦雨不止,泥濘盈尺,上令侍御者抬步輦召學(xué)士來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(bǔ)遺三》:“ 晦辭 于坐間與官妓 朱良 別,因掩袂大哭。 贍 曰:‘此風(fēng)聲賤人,員外何必如此?’乃以步輦隨而遺之?!?/p>
(2).乘步輦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乘茵步輦,惟所息宴?!?三國 魏 曹丕 《校獵賦》:“步輦西園,還坐玉堂?!?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太子納涼梧下應(yīng)令》:“北園涼氣早,步輦暫逍遙?!?/p>
披香
漢 宮殿名?!度o黃圖·未央宮》:“ 武帝 時,后宮八區(qū),有 昭陽 、 飛翔 、 增城 、 合歡 、 蘭林 、 披香 、 鳳凰 、 鴛鴦 等殿。”《文選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 披香 發(fā)越?!?李善 注:“ 漢 宮闕名。 長安 有 合歡殿 、 披香殿 ?!?北周 庾信 《春賦》:“ 宜春苑 中春已歸, 披香殿 里作春衣。”后泛指宮殿。 唐 李商隱 《宮妓》詩:“珠箔輕明拂玉墀,披香新殿斗腰支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九一回:“卻説 宿太尉 次日早朝入內(nèi),見天子在披香殿?!?/p>
清歌
清歌 (qīnggē) 無樂器伴奏的歌唱 a cappella singing 清脆的歌聲 clear song太液
(1).古池名。 漢 太液池 ,在 陜西省 長安縣 西。 武帝 元封 元年(公元前110年)開鑿,周回十頃。池中筑 漸臺 ,高二十馀丈;又起三山,以象 瀛洲 、 蓬萊 、 方丈 三神山,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前唐中而后 太液 。”參閱《三輔黃圖》卷四。
(2).古池名。 唐 太液池 ,在 大明宮 中 含涼殿 后,中有 太液亭 。 唐 李白 《宮中行樂詞》之八:“鶯歌聞 太液 ,鳳吹遶 瀛洲 ?!眳㈤?清 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西安府二·大明宮》。
(3).古池名。 元 、 明 、 清 太液池 即今 北京 故宮 西華門 外的 北海 、 中海 、 南海 三海。 元 時名 西華潭 。 清 稱 太液池 。南北四里,東西二百馀步,池上跨長橋,舊有石牌坊,東西對峙,東曰玉蝀,西曰金鼇。橋北稱 北海 ,橋南稱 中海 ,其中 瀛臺 以南稱 南海 。上源自 玉泉山 合西北諸水,由 地安門 水門流入。
上官儀名句,早春桂林殿應(yīng)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一飯足以飽我腹,一衣足以飾我躬作者:梅堯臣作品:高車再過謝永叔內(nèi)翰
- 前度帶愁看,一餉和愁折。
- 宮中照黃帝,曾得化為仙。
- 因家漢水曲,相送掩柴扉。作者:劉長卿作品:和州送人歸復(fù)郢
- 籍甚柯山政,兒童識貴溫
- 自聽遠(yuǎn)鶴情偏逸,誰策羸驂趣不群作者:董嗣杲作品:又憩西林寺有乘馬人來同宿
- 應(yīng)憐留滯窮邊客,晏歲嚴(yán)霜夜夜申作者:真德秀作品:和侍讀秘臨饑行嚴(yán)韻
- 向來發(fā)關(guān)鍵,一掃雜學(xué)卑作者:郭印作品:謝曾帥養(yǎng)生訣
- 當(dāng)時廬側(cè)產(chǎn)靈芝,盛事至今光史冊
- 亦聞爽塏地,山水皆秀發(fā)作者:馮時行作品:題涪陵楊彥廣薰風(fēng)亭
- 10行荒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