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祁《少年行》:
君不見漢家五陵諸少年,白馬驪駒大道邊。
紫綸裁帽映兩紐,黃金錯帶佩雙鞬。
經(jīng)過主第賜綠幘,歸宴前堂羅曲筵。
長安多逐韓嫣彈,別藏仍收張氏錢。
傳言天子將羽獵,千乘萬騎向甘泉。
奉車金吾共馳騁,外家戚里見招延。
徑去平岡馳狡兔,虛彎天際落飛鳶。
朅來別館恣行樂,胡姬當(dāng)罏酒十千。
薄暮聊歸渭橋曲,明旦復(fù)會黃山前。
注釋參考
裁帽
宋 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員所戴之帽。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紗并僅圍為其半而成。《宋史·輿服志五》:“重戴。 唐 士人多尚之,蓋古大裁帽之遺制,本野夫巖叟之服。以皂羅為之,方而垂簷,紫里,兩紫絲組為纓,垂而結(jié)之頷下?!?宋 葉夢得 《石林燕語》卷三:“ 五代 始命御史服裁帽。本朝 淳化 初,又命公卿皆服之……今席帽、裁帽分成為兩等,中丞至御史,與六曹郎中,則於席帽前加全幅皁紗,僅圍其半為裁帽;非臺官及自郎中而上,與員外而下,則無有為席帽?!?/p>
黃金
黃金 (huángjīn) gold 黃金折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 太傅赍黃金。 天作黃金色?!稄V東軍務(wù)記》 金黃色 黃金絡(luò)馬頭。——《樂府詩集·陌上?!? 見“金”錯帶
交錯環(huán)繞。 漢 李尤 《樽銘》:“樽設(shè)在堂,以俟俊乂。三山共承,雕琢錯帶。”
宋祁名句,少年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