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乘兩口草標頭,共見同看水牯牛
出自宋代釋印肅《四字書窗以印實相》:
佳乘兩口草標頭,共見同看水牯牛。
昨夜牧人無被蓋,今朝猶笑道無求。
注釋參考
兩口
指夫婦二人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六:“馬兒登程,坐車兒歸舍;馬兒往西行,坐車兒往東拽:兩口兒一步兒離得遠如一步也?!薄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既然沒處投奔,你老夫妻兩口,只住在我身邊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兩口兒打扮出來,先請 牛老 在上,磕下頭去?!比纾禾焐舷掠甑厣狭鳎煽诔臣懿挥洺?。
草標
插在物品上,作為待售的標志的草束。亦作為賣身的標記?!端疂G傳》第十二回:“當日將了寶刀,插了草標兒,上市去賣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:“﹝ 蘭孫 ﹞真正無計可施,事到頭來不自由,只得手中拿個草標,將一張紙,寫著:‘賣身葬父’四字,到靈柩前拜了四拜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澳青従语w奔到集上……見 范進 抱著雞,手里插個草標,一步一踱的,東張西望,在那里尋人買。” 老舍 《茶館》第一幕:“鄉(xiāng)婦拉著個十來歲的小妞進來。小妞的頭上插著一根草標。”
牯牛
yan{1*1}割過的公牛。多泛指牛。 沉從文 《阿金》:“他預備的是用值得六只牯牛的銀錢,換一個身體肥胖胖白蒙蒙的、年紀二十二歲的婦人。”
釋印肅名句,四字書窗以印實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