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和陶雜詩十一首》:
余齡難把玩,妙解寄筆端。
常恐抱永嘆,不及丘明遷。
親友復(fù)勸我,放心餞華顛。
虛名非我有,至味知誰餐。
思我無所思,安能觀諸緣。
已矣復(fù)何嘆,舊說易兩篇。
注釋參考
余齡
猶馀歲,馀年。 唐 韓愈 《過南陽詩》:“孰忍生以慼?吾其寄餘齡。” 宋 蘇轍 《送余京同年兄通判嵐州》詩:“閑官少愧恥,教子終餘齡?!?清 顧炎武 《與戴耘野書》:“今將卜居 太華 ,以卒餘齡?!?/p>
把玩
把玩 (bǎwán) 拿著賞玩 appreciate 讀之喜笑,把玩無厭。——陳琳《為曹洪與魏文帝書》妙解
(1).精通?!稌x書·王珉傳》:“時有外國沙門,名 提婆 ,妙解法理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己部第六章:“五年之中,強(qiáng)敏者既聽兼通數(shù)學(xué),中才者亦得以妙解一門?!?/p>
(2).善于說解,善于應(yīng)對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八:“子之妙解,無為不可?!?/p>
(3).精妙的解釋。 唐 梁肅 《天臺法門議》:“贊 龍樹 之遺論,從 南岳 之妙解?!?宋 秦觀 《次韻奉酬丹元先生》:“二景入妙解,元?dú)夂瑹熢~。”
筆端
筆端 (bǐduān) 指寫文章、寫字、繪畫時筆的運(yùn)用以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riting or painting 一一呈諸筆端蘇軾名句,和陶雜詩十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