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惟在原急,亦為念宗周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高龍學(xué)挽詩》:
蜀自開禧后,西垂畏廩秋。
更經(jīng)兩單閼,盡棄五邊州。
新沔依同谷,中梁恃武休。
匆匆移米領(lǐng),往往阻金牛。
嶓冢略逋寇,益昌隨解舟。
近猶趨劍閬,遠(yuǎn)或至渝涪。
棄守儕民旅,奔軍齒寇讎。
亂生寧有豸,眾潰已無鳩。
伯也傷時(shí)久,民兮作己憂。
升沈隨分定,行止與天謀。
高尚辭丹詔,低回佐碧油。
封疆資屏翰,原顯賴咨諏。
事變方濡首,人情苦掉頭。
誓言捐一死,力與障橫流。
固分為忠鬼,安能效泣囚。
訣辭貽子弟,壯語駭朋儔。
憤極拳穿撲,兵交血染髏。
不隨蜍志在,甘逐遠(yuǎn)巡游。
志士聞風(fēng)起,頑夫背面羞。
公身無復(fù)憾,疆事更誰籌。
學(xué)士標(biāo)龍直,文階列禁游。
湛恩沾骨肉,新廟賁林丘。
三禭雖云厚,百身安足酬。
游魂如可作,近事亦知不。
懲敗從婁敬,交鄰激叛侯。
未論輕漢鼎,長恐誤梁甌。
后吏誰荓螫,前修不憗留。
玉棺行有日,丹旐送無由。
渺渺河山隔,皇皇兄弟求。
非惟在原急,亦為念宗周。
注釋參考
非惟
非惟 (fēiwéi) 不但,不僅 not only 然操遂能克 紹,以弱為強(qiáng)者,非惟天時(shí),抑亦人謀也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在原
《詩·小雅·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難?!焙笠蛞浴霸谠敝感值?。《北齊書·元坦傳》:“汝何肆其猜忌,忘在原之義?”《資治通鑒·宋明帝泰始七年》:“ 太宗 保字螟蛉,剿拉同氣,既迷在原之天屬,未識(shí)父子之自然?!?宋 洪邁 《容齋五筆·<漢書>多敘谷永》:“予亡弟 景何 ……嘗見 梁弘夫 誦《漢書》,即云:‘唯 谷永 一人,無處不有?!?弘夫 驗(yàn)之於史,乃服其説。今五十餘年矣,漫摭 永 諸所論建,以渫予在原之思?!?/p>
宗周
(1).指 周 王朝。因 周 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,故稱?!对姟ば⊙拧ふ隆罚骸昂蘸?宗周 , 褒姒 烕之?!薄逗鬂h書·東夷傳序》:“后 徐夷 僭號(hào),乃率九夷以伐 宗周 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(jì)》:“ 唐 虞 之際,內(nèi)有百揆,庶政惟和。至于 宗周 ,六卿分職,以倡九牧。”
(2). 周 代王都所在,如 豐 、 鎬 、 洛邑 亦稱為 宗周 ?!稌ぶ芄佟罚骸拔?周王 撫萬邦,巡侯甸,四征弗庭,綏厥兆民,六服羣辟,罔不承德。歸于 宗周 ,董正治官。” 孔 傳:“言協(xié)服還歸於 豐 ,督正治理職司之百官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自滅 淮夷 ,而歸於 宗周 豐邑 ,乃督正治理職司之百官?!薄抖Y記·祭統(tǒng)》:“ 成公 乃命 莊叔 ,隨難于 漢陽 ,即官于 宗周 ,奔走無射?!?鄭玄 注:“ 周 既去 鎬京 ,猶名王城為 宗周 也?!?/p>
魏了翁名句,高龍學(xué)挽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漓之水——— 曾豐〔宋代〕
- 送鄉(xiāng)人余文明勸之以歸——— 楊萬里〔宋代〕
- 旅懷——— 雍陶〔唐代〕
- 金菊對(duì)芙蓉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次韻馬忠玉喜王定國還自濱州——— 秦觀〔宋代〕
- 景德中朝會(huì)十四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送惠思?xì)w錢塘——— 司馬光〔宋代〕
- 春游——— 釋文珦〔宋代〕
- 念奴嬌 宜雨亭詠千葉海棠——— 張鎡〔宋代〕
- 好事近(十二之九)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