較之食瘡痂,豈但能稍稍
出自宋代朱翌《淮人多食蛙者作詩示意》:
淮人為水族,皰膾亦已巧。
田間有鳴雞,性命得自保。
吳人口垂涎,捕取窮浩渺。
於吳產(chǎn)或多,於淮求則少。
要之業(yè)境會(huì),食債良自繞。
予也家淮南,游吳嘗草草。
平生下箸處,但覺皆羊棗。
不論赤鯶公,亦及長須老。
何況鼓吹部,可作鐘鼎寶。
世間多空中,所見徒有表。
至美不外示,魚鱉豈皆好。
君看十月鶉,羽翼甚輕矯。
變化須臾間,不念舊池沼。
食鶉乃無言,食蛙或顰愀。
鶉蛙等無二,妄想自顛倒。
舌根無盡期,所得在一飽。
哀哉南路徐,食方說燖焰。
但俱供芋羹,不必著錦襖。
較之食瘡痂,豈但能稍稍。
注釋參考
瘡痂
(1).瘡口表面所結(jié)的痂。《宋書·劉穆之傳》:“ 邕 所至嗜食瘡痂,以為味似鰒魚?!?宋 蘇軾 《鰒魚行》:“食每對(duì)之先太息,不因噎嘔緣瘡痂。” 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二:“三數(shù)日后,解紙縛,瘡痂已落。”
(2).比喻缺點(diǎn)、過失。 柳青 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揭別人的瘡痂,不管關(guān)系怎么深,都是不好的。”
豈但
豈但 (qǐdàn)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“不僅” not only 豈但喜愛足球,他樣樣都喜愛稍稍
稍稍 (shāoshāo) 稍微 just a little 我的手表稍稍快了點(diǎn) [司機(jī)]稍稍地側(cè)著頭?!稒鸦ㄙ潯? 逐漸;漸漸 gradually 稍稍蠶食之 邑人奇之,稍稍賓客其父?!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朱翌名句,淮人多食蛙者作詩示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