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仙厭煩溽,蕭寺得清涼
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和純甫獨(dú)往至德上方避暑》:
敝屋數(shù)楹隘,炎曦一線長。
梅仙厭煩溽,蕭寺得清涼。
山鳥聒幽耳,澗泉蠲渴腸。
茲游君獨(dú)勝,河朔浪飛觴。
注釋參考
梅仙
指 漢 梅福 。 唐 劉長卿 《西庭夜燕喜評(píng)事兄拜會(huì)》詩:“棘寺初銜命, 梅仙 已誤身。” 宋 趙磻老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和平湖》詞:“ 梅仙 了無訟,拄笏看西山。” 明 練子寧 《二月望日與饒隱君游玉笥山》詩:“上有 梅仙 采藥之幽棲,下有 蕭云 讀書之故基?!眳⒁姟?梅福 ”。
煩溽
悶熱。 隋 盧思道 《納涼賦》:“積歊蒸于簾櫳,流煩溽于園籞?!?元 袁桷 《送文子方使武昌》詩:“桂蠧消煩溽,蓍龜審事宜?!?明 李東陽 《大雨有感》詩:“移床就墻東,豈為避煩溽?”
蕭寺
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(bǔ)》卷中:“ 梁武帝 造寺,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‘蕭’字,至今一‘蕭’字存焉?!焙笠蚍Q佛寺為蕭寺。 唐 李賀 《馬》詩之十九:“蕭寺馱經(jīng)馬,元從 竺國 來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楔子:“可正是人值殘春 蒲郡 東,門掩重關(guān)蕭寺中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魯公女》:“ 招遠(yuǎn) 張于旦 ,性疎狂不覊,讀書蕭寺?!?/p>
清涼
清涼 (qīngliáng) 涼而使人清爽的 cool and refreshing 清涼的夜風(fēng)吹拂著強(qiáng)至名句,和純甫獨(dú)往至德上方避暑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春月短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