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興懷九仙,良辰傾四美
出自唐代王勃《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》:
披觀玉京路,駐賞金臺(tái)址。
逸興懷九仙,良辰傾四美。
松吟白云際,桂馥青溪里。
別有江海心,日暮情何已。
注釋參考
興懷
引起感觸。 晉 王羲之 《蘭亭集序》:“俯仰之間,已為陳?ài)E,猶不能不以之興懷。”《舊唐書·忠義傳下·李源》:“言念於此,慨然興懷?!?劉師培 《文說(shuō)·宗騷》:“推之感物興懷,援情記興,嫋嫋女蘿,寄離憂于公子,森森桂樹,望歸來(lái)于王孫?!?/p>
九仙
(1).九類仙人。 南朝 梁武帝 《登名山行》:“采藥逢三島,尋真遇九仙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:“九仙者,第一上仙,二高仙,三火仙,四玄仙,五天仙,六真仙,七神仙,八靈仙,九至仙?!?/p>
(2).泛指眾仙。 唐太宗 《望終南山》詩(shī):“對(duì)此恬千慮,無(wú)勞訪九仙?!?唐 顧況 《曲龍山歌》:“九仙傲倪折五芝,翠鳳白麟回異道。”
良辰
美好的時(shí)光。 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九:“良辰在何許,凝霜霑衣襟?!?唐 李商隱 《流鶯》詩(shī):“巧囀豈能無(wú)本意,良辰未必有佳期?!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耙斓兰扇?,人情忌滿,美景不長(zhǎng),良辰難再?!?/p>
四美
(1).四種美好之事。指治、安、顯、榮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修政語(yǔ)上》:“故人主有欲治安之心,而無(wú)治安之故者,雖欲治顯榮也弗得矣。故治安不可以虛成也,顯榮不可以虛得也。故明君、敬士、察吏、愛(ài)民以參其極,非此者則四美不附矣。”
(2).四種美好之事。指音樂(lè)、珍味、文章、言談。 晉 劉琨 《答盧諶》詩(shī):“音以賞奏,味以殊珍,文以明言,言以暢神,之子之往,四美不臻。”
(3).四種美好之事。指良辰、美景、賞心、樂(lè)事。典出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(shī)序》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賞心、樂(lè)事,四者難并?!?唐 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:“四美具,二難并?!?/p>
(4).四種美好之事。指仁、義、忠、信。 唐 柳宗元 《天爵論》:“仁義忠信,猶春秋冬夏也。舉明離之用,運(yùn)恒久之道,所以成四時(shí)而行陰陽(yáng)也。宣無(wú)隱之明,著不息之志,所以備四美而富道德也。”
(5).四種美好之事。指心靈美、語(yǔ)言美、行為美、環(huán)境美。詳“ 五講四美 ”。
王勃名句,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