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范正獻奏議帖贊》:
思魏徵之棠,不如列疏屏之十漸。
愛衛(wèi)公之柏,不如存舟扆之五箴。
諫說豈騰口,格君當以心。
想引筆而行墨,方危冠而正襟。
追古事以比跡,見忠臣之慮深。
是雖不足契當時之感悟,不猶可以鏡方來之佞壬。
此左氏所以憤乾溪之痛,而三嘆于祈招之德音。
注釋參考
古事
(1).文獻;舊事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鞍倌曛f,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 太史公 ?!薄吨軙ぷ阢羵鳌罚骸?懔 少聰敏,好讀書,晝夜不倦。語輒引古事,鄉(xiāng)里呼為小兒學士?!薄缎绿茣ご蘖諅鳌罚骸笆讨?宋璟 親禮之,每所訪逮,嘗曰:‘古事問 仲舒 ,今事問 琳 ,尚何疑?’” 瞿秋白 《最低問題》:“可憐的‘五四’運動,竟成歷史的古事?!?/p>
(2).典故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﹝ 顏延之 ﹞其源出于 陸機 ,尚巧似……又喜用古事,彌見拘束?!?/p>
比跡
亦作“比蹟”。齊步;并駕。謂彼此相當?!逗鬂h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》:“齊蹤 虞妃 ,比跡 任姒 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疑古》:“蓋欲比跡 堯 舜 ,襲其高名者乎?” 宋 曾鞏 《相制二》:“朕觀前代君臣之際,圣賢相與之盛,慨然忻慕,愿比跡焉。” 明 胡應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經(jīng)籍會通引》:“昭代綦隆,鉅儒輩出,諸所撰造,比跡 黃 虞 。” 嚴復 《論滬上創(chuàng)興女學堂事》:“此后有志之女,若能努力,何患不能比跡于西人?!?/p>
見“ 比跡 ”。
忠臣
忠臣 (zhōngchén) 忠于君主,為君主效忠的官吏 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臣之分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岳珂名句,范正獻奏議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