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
出自先秦 孟子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》:
摘自《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》
解釋:指夏、商、周。夏、商、周能夠得到天下,是因?yàn)橥菩腥收缓髞硎ヌ煜?,是因?yàn)椴粚?shí)行仁政。指以仁德治國才能興盛。
原文摘要:
孟子曰:“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。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。今惡死亡而樂不仁,是猶惡醉而強(qiáng)酒?!?/p>
注釋參考
三代
三代 (sāndài) 指祖至孫三輩,也指曾祖、祖父、父親三代 three generations 祖孫三代 三代同堂 三代 (Sān-Dài) 指中國古代夏、商、周三個朝代 the three ancient Chinese dynasties——Hsia, Shang and Chou得天
(1).得天道。謂遵守永恒的運(yùn)行規(guī)律?!兑住ず恪罚骸叭赵碌锰於芫谜?,四時變化而能久成?!?/p>
(2).謂得四時之正?!兑葜軙ぶ茉隆罚骸?夏 數(shù)得天,百王所同。”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﹝《春秋》﹞《經(jīng)》曰‘春王正月’,《傳》曰 周 正月‘火出,於 夏 為三月, 商 為四月, 周 為五月。 夏 數(shù)得天’,得四時之正也?!?/p>
(3).謂得天助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晉侯 夢與 楚子 搏, 楚子 伏己而盬其腦,是以懼。 子犯 曰:‘吉。我得天, 楚 伏其罪,吾且柔之矣?!?杜預(yù) 注:“ 晉侯 上向,故得天; 楚子 下向地,故伏其罪?!?/p>
(4).指具有的自然條件。 清 梁啟超 《論中國學(xué)術(shù)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二章:“ 中國 文明,起於北方,其氣候嚴(yán)寒,地味確瘠,得天較薄?!?/p>
天下
天下 (tiānxià) 四海之內(nèi),全中國 land;whole China under heaven 魚鱉黿鼉?yōu)樘煜赂??!秾O子·謀政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天下三分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天下之美。——明· 劉基《郁離子·千里馬篇》 人世間,社會上 among people;on society 天下誰人不識君。——唐· 高適《別董大》 天下物皆然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天下事有難易乎?!濉?彭端淑《為學(xué)一首示子侄》 全世界,所有的人 all over the world;whole people 天下縞素?!稇?zhàn)國策·魏策》 天下順之?!睹献印す珜O丑下》 以天下之所順。 先天下之憂而憂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后天下之樂而樂。 國家或國家的統(tǒng)治權(quán) rule;domination 傳天下不足多?!俄n非子·五蠹》 為天下理財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共爭天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 自然界,天地間 nature;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知天下之寒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不仁
不仁 (bùrén) 不講仁德 not benevolent 不仁不義 活動不靈,感覺喪失 numb 肢體不仁 老的不行了,腦子都不仁了孟子名句,孟子·離婁章句上·第三節(ji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