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唐仲友《游蓋竹山》:
籃輿東出雨初收,眾山捲霧奔蒼虬。
麥田濛濛連千疇,去年見種今見秋。
農(nóng)家椀大即快活,使君不去能無羞。
春光欲盡誰挽留,千林薿薿新綠柔。
桐花遠(yuǎn)近淡無色,自開自落那關(guān)愁。
洞天為我暫晴霽,使我蠟屐窮冥搜。
天門發(fā)秀萬馬下,水口離立群峰稠。
瀑泉對(duì)面瀉絕壁,寶劍卻倚丹鳳樓。
溪聲噴薄雷震動(dòng),石色古怪神剜鎪。
洞門谽谺風(fēng)颼颼,香爐峰下蛟龍湫。
中峰特秀小為貴,左右旌節(jié)森戈矛。
幾時(shí)秘奧一日覩,談笑指示君知不。
精廬但欲占勝處,專事棟宇非良謀。
飛閣跨水納佳氣,突兀堂殿居上頭。
軒窗高下有奇致,洗滌肺腑明雙眸。
我將於此棲羽流,鳳笙鶴駕應(yīng)來游。
丹成一舉淩九州,下視濁世如浮漚。
靈祠款謁路阻修,層巖曲澗邃且幽。
經(jīng)營(yíng)輪奐亦未主不,揮金助爾何須求。
晚云漠漠鳴雨鳩,仆痡泥滑吾欲休。
虹橋列炬促歸騎,城鼓已報(bào)初更籌。
追攀別乘聊復(fù)爾,乘興何如王子猷。
習(xí)池不為倒載去,兒童不用拍手?jǐn)r街謳。
注釋參考
羽流
謂道人,道士。 宋 米芾 《西園雅集圖記》:“以文章議論、博學(xué)辨識(shí)、英辭妙墨、好古多聞、雄豪絶俗之資,高僧羽流之杰,卓然高致,名動(dòng)四夷?!?宋 陸游 《行在壽寧觀碑》:“金符象簡(jiǎn),羽流畢集。”《明史·佞倖傳·繼曉》:“羽流加號(hào)真人、高士者,亦盈都下?!?/p>
鳳笙
(1).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聲音·笙》:“《世本》:‘ 隨 作笙?!L(zhǎng)四寸、十二簧、像鳳之身,正月之音也。”后因稱笙為“鳳笙”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昔 王子晉 好吹鳳笙,招延道士與 浮丘 同游 伊 洛 之浦。” 唐 韓愈 《誰氏子》詩:“或云欲學(xué)吹鳳笙,所慕靈妃媲 蕭史 ?!?明 何景明 《呂黃門畫竹歌》:“龍盤嶰谷山中石,更待 伶?zhèn)?截鳳笙?!?/p>
(2).指笙曲。 宋 張先 《虞美人》詞:“鳳笙何處高樓月,幽怨憑誰説?!?/p>
鶴駕
(1).據(jù) 漢 劉向 《列仙傳·王子喬》載: 王子喬 ,即 周靈王 的太子 晉 ,嘗乘白鶴駐 緱氏山 頭。后因稱太子的車駕為鶴駕。 唐 杜甫 《洗兵行》:“鶴駕通宵鳳輦備,雞鳴問寢龍樓曉。” 仇兆鰲 注:“鶴駕,東宮所乘?!?明 李東陽 《文華紀(jì)事》詩:“鶴駕暫停當(dāng)?shù)钗纾堫佉活櫇M墀春?!?/p>
(2).仙人的車駕。 隋 薛道衡 《老氏碑》:“鍊形物表,卷跡方外,蜺裳鶴駕,往來紫府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韶倅李通直》之二:“青山祇在古城隅,萬里歸來卜筑初。會(huì)見四山朝鶴駕,更看三 李 跨鯨魚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北斗化僧》:“驚看幾葉新飛,謾有鵲橋初就。鶴駕高騫,銀漢清如洗,綺筵尊俎列?!?/p>
(3).死的諱稱。 唐 盧照鄰 《鄭太子碑銘》:“霓旌揚(yáng)漢,猶尋朽骨之靈;鶴駕???,尚謁先人之墓?!?唐 蘇颋 《章懷太子良娣張氏神道碑》:“嗚呼!山疑鶴駕,地即烏號(hào)?!?/p>
唐仲友名句,游蓋竹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二公,意濃,破五日淵明俸作者:張可久作品:【中呂】快活三過朝天子_偕程令尹游
- 浮云浮云,集于高舂
- 天柱香芽露香發(fā),爛研瑟瑟穿荻篾作者:秦韜玉作品:采茶歌(一作紫筍茶歌)
- 穴中戰(zhàn)蟻空知驗(yàn),云外晴虹尚肆祅作者:強(qiáng)至作品: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苦熱未雨
- 漂梗飛蓬不暫安,捫蘿引葛陟危巒作者:辛常伯作品:軍中行路難(與駱賓王同作)
- 涂椒丘吾駕車兮,攬予騑之啴啴作者:晁補(bǔ)之作品:樂哉侯之邦兮樂哉侯之堂兮
- 不須細(xì)細(xì)說行藏,四十年來夢(mèng)一場(chǎng)
- 禽賢難自彰,幸得主人書作者:賈島作品:義雀行和朱評(píng)事
- 閑來曬朱紱,淚滴舊朝恩
- 近行吾亦倦,假寢據(jù)胡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