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落盡柳花時(shí),庭樹流鶯日過遲
出自唐代武元衡《與崔十五同訪裴校書不遇》:
梨花落盡柳花時(shí),庭樹流鶯日過遲。
幾度相思不相見,春風(fēng)何處有佳期。
注釋參考
梨花
亦作“棃花”。1.梨樹的花,一般為純白色。 南朝 梁 蕭子顯 《燕歌行》:“ 洛陽 梨花落如雪,河邊細(xì)草細(xì)如茵?!?唐 岑參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:“北風(fēng)捲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飛雪。忽如一夜春風(fēng)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” 明 高啟 《飲陳山人園次能翁韻》:“桃花棃花已狼籍,躑躅花開如火炎?!?/p>
(2).一種較小的酒杯名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回仙》:“ 陸元光 《回仙録》云:‘…… 回公 曰:飲器中,惟鐘鼎為大,屈巵、螺杯次之,而棃花、蕉葉最小。’”
(3).指梨花槍法。 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一章:“你到老營去住幾天,請(qǐng) 劉芳亮 將爺指點(diǎn)指點(diǎn),去掉花槍,回到梨花正宗?!弊宰ⅲ骸袄婊?,即梨花槍,亦即 楊 家槍法?!眳⒁姟?梨花槍 ”。
(4).指梨花大鼓。詳“ 梨花大鼓 ”。
(5).舊武器名。參見“ 梨花槍 ”。
花時(shí)
(1).百花盛開的時(shí)節(jié)。常指春日。 唐 杜甫 《遣遇》詩:“自喜遂生理,花時(shí)甘緼袍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初夏即事》詩:“晴日暖風(fēng)生麥氣,緑陰幽草勝花時(shí)?!?明 袁宏道 《除夕觀諸公飲》詩:“角杯窮酒事,分帖記花時(shí)?!?/p>
(2).開花的時(shí)期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續(xù)鈔·娑羅樹》:“觀諸書所載娑羅樹,不獨(dú)此山有之,然其生特異凡木,樹數(shù)百枝,枝十餘頭,頭六七葉,惜未見其花時(shí)也?!?郭沫若 《天地玄黃·消夏二則》:“我喜歡的 廣東 木蓮,兩大株,對(duì)稱地種在正院前面的院子里,可惜花時(shí)已經(jīng)過了?!?/p>
流鶯
1、亦作“ 流鸎 ”。即鶯。流,謂其鳴聲婉轉(zhuǎn)。
南朝 梁 沉約 《八詠詩·會(huì)圃臨東風(fēng)》:“舞春雪,襍流鶯。”
宋 晏殊 《酒泉子》詞:“春色初來,徧拆紅芳千萬樹,流鸎粉蝶鬭翻飛。”
明 謝讜 《四喜記·冰壺重會(huì)》:“春晝?nèi)者t遲,朝罷身無事,流鶯百囀度高枝,不覺添詩思?!?
清 龔自珍 《高陽臺(tái)》詞:“問春人,知否園亭,啼徧流鶯?!?/p> 2、流鶯還有一層隱晦的含意,就是無固定場所在街頭拉客的妓女。
武元衡名句,與崔十五同訪裴校書不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動(dòng)靜隨生趣,存藏委曜靈作者:梅堯臣作品:依韻和發(fā)運(yùn)許主客詠影
- 乙酉甲申雷雨驚,乘除卻賀芒種晴。作者:范成大作品:梅雨五絕·乙酉甲申雷雨驚
- 古廟窯龕里。
- 池荷日取敗,籬菊日就榮
- 山寺歸來聞好語,野花啼鳥亦欣然。作者:蘇軾作品:歸宜興,留題竹西寺三首
- 圣篇辟乎道,信謂天地根作者:梅堯臣作品:依韻和李君讀余注孫子
- 齋空不知春,客至先愁予作者:蘇軾作品:到潁未幾公帑已竭齋廚索然戲作數(shù)句
- 衣冠周柱史,才學(xué)我鄉(xiāng)人。
- 外貌任春色,中心期歲寒作者:李覯作品:戈陽縣學(xué)北堂見夾竹桃花有感而書
- 訪我謫居龍失水,憐君行路鳥焚巢作者:王禹偁作品:送鄭南進(jìn)士歸洪州
- 10怪物山地賽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