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大事必有所資
出自唐代 李大師、李延壽《南史·列傳·卷五十三》:
摘自《南史·列傳·卷五十三》
解釋:做大事一定要有做為資本的東西。
原文摘要:
納紹先。紹先入,以烏幡麾衆(zhòng),單馬遣之至都。 景以爲司空兼尚書令。雖在寇手,每思匡復,與西鄉(xiāng)侯勸等潛 布腹心,要結(jié)壯士。時范陽祖皓斬董紹先,據(jù)廣陵城起義,期 以會理爲內(nèi)應。皓敗,辭相連及。侯景矯詔免會理官,猶以白 衣領尚書令。 是冬,景往晉熙,都下虛弱,會理復與柳敬禮及北兗州司 馬成欽謀之。敬禮曰:“舉大事必有所資,今無寸兵,安可以 動?!睍碓唬骸昂煊形峁逝f三千馀人,昨來相知,克期響 集。計賊守兵不過千人,若大兵外攻,吾等內(nèi)應,直取王偉, 事必有成??v景后歸,無能爲也?!本炊Y曰“善”。于時百姓 厭賊,咸思用命。建安侯賁以謀告王偉,偉遂收會理及其弟通 理。 時有錢唐褚冕,會理之舊,亦囚于省,問事之所起,考掠
注釋參考
舉大事
指發(fā)動奪取政權(quán)的武裝起義。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 項氏 世世將家,有名於 楚 ,今欲舉大事,將非其人不可?!?/p>
有所
有所,無所類同。 有:存在。 無:沒有,不存在。 所:此為代詞。
例句:戰(zhàn)國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,物有所不足。智有所不明,數(shù)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《列子》:子貢倦于學,告仲尼曰:"愿有所息。"仲尼曰:"生無所息!"
李大師、李延壽名句,南史·列傳·卷五十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