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濁必能澄,洪纖幸無棄。
出自唐朝李世民《詠司馬彪續(xù)漢志》
二儀初創(chuàng)象,三才乃分位。非惟樹司牧,固亦垂文字。
綿代更膺期,芳圖無輟記。炎漢承君道,英謨纂神器。
潛龍既可躍,逵兔奚難致。前史殫妙詞,后昆沉雅思。
書言揚盛跡,補闕興洪{1|1}志。川谷猶舊途,郡國開新意。
梅山未覺朽,谷水誰云異。車服隨名表,文物因時置。
鳳戟翼康衢,鑾輿總柔轡。清濁必能澄,洪纖幸無棄。
觀儀不失序,遵禮方由事。政宣竹律和,時平玉條備。
文囿雕奇彩,藝門蘊深致。云飛星共流,風揚月兼至。
類禋遵令典,壇壝資良地。五勝竟無違,百司誠有庇。
粵予承暇景,談叢引泉秘。討論窮義府,看核披經(jīng)笥。
大辨良難仰,小學終先匱。聞道諒知榮,含毫孰忘愧。
注釋參考
清濁
(1).清水與濁水。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“ 涇 以 渭 濁” 毛 傳:“ 涇 渭 相入而清濁異?!?唐 高適 《贈別王七十管記》詩:“隨波混清濁,與物同丑麗?!?清 陸以湉 《冷廬雜識·妝域》:“蓬卷無根株,渦洄亂清濁?!?/p>
(2).喻人事的優(yōu)劣、善惡、高下等?!妒酚洝翘兰摇罚骸?延陵季子 之仁心,慕義無窮,見微而知清濁?!?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記·宋云行紀》:“事涉疑似,以藥服之,清濁則驗。” 宋 蘇軾 《錢君倚哀詞》:“吾將觀子之進退以自卜兮,相行止以效清濁。”
(3).音樂的清音與濁音?!秶Z·周語下》:“耳之察和也在清濁之間?!薄抖Y記·樂記》:“倡和清濁,迭相為經(jīng)?!?晉 陸機 《漢高祖功臣頌》:“震風過物,清濁效響?!?/p>
(4).語音的清聲與濁聲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音辭》:“而古語與今殊別,其間輕重清濁,猶未可曉。” 唐 蘇鶚 《蘇氏演義》卷上:“ 陸法言 著《切韻》,時俗不曉其韻之清濁,皆以 法言 為 吳 人,而為 吳 音也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音律》:“至於填詞一道,則句之長短,字之多寡,聲之平上去入,韻之清濁陰陽,皆有一定不移之格?!?/p>
(5).清氣與濁氣。引申以喻天地陰陽二氣?!段倪x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夫泰極剖判,造化權輿,體兼晝夜,理包清濁?!?李善 注:“清輕者上為天,濁重者下為地?!?北周 庾信 《燕射歌辭·周五聲調曲·宮調曲之一》:“氣離清濁割,元開天地分?!?/p>
洪纖
大小,巨細?!段倪x·班固<典引>》:“鋪觀二代洪纖之度,其賾可探也?!?張銑 注:“言布觀 殷 周 大小之度,其幽深之跡亦可探究也?!?宋 曾鞏 《賀熙寧十年南郊禮畢大赦表》:“顯晦咸暨,洪纖不遺?!?清 王先謙 《<續(xù)古文辭類纂>序》:“學者將欲杜歧趨,遵正軌, 姚 氏而外,取法 梅 曾 足矣。其餘諸家駢列,所得洪纖各不相掩?!?/p>
李世民名句,詠司馬彪續(xù)漢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像素猴王神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