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冊君恩厚,題功史筆新
出自宋代宋祁《宣徽太尉鄭公挽詞二首》:
誰為云亡恨,曾無可贖身。
江山歸國路,桃李泣蹊人。
追冊君恩厚,題功史筆新。
所嗟經(jīng)濟事,不及相平津。
注釋參考
追冊
猶追封?!稌x書·齊王冏傳》:“ 光熙 初,追冊 冏 。曰:‘……今復(fù)王本封,命嗣子還紹厥緒,禮秩典度,一如舊制。’”
恩厚
仁愛篤實?!稘h書·路溫舒?zhèn)鳌罚骸胺浇裉煜沦嚤菹露骱瘢鼋鸶镏?,饑寒之患?!薄逗鬂h書·劉虞傳》:“ 虞 以恩厚得眾,懷被 北州 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一○七回:“弓兵伺候了老爺十多年,老爺平日待我們十分恩厚,不過缺苦官窮,有心要調(diào)劑我們,也力不從心罷了。”
史筆
(1).歷史記載的代稱。指史冊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使名掛史筆,事列朝榮,雖身分 蜀 境,首懸 吳 闕,猶生之年也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鄭善果非正人論》:“史臣謂 鄭善果 幼事賢母,長為正人。予以 善果 行事驗之,見史筆之失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古史筆多緣飾》:“古今所謂忠臣孝子,皆未足深信,乃史筆之緣飾,欲為后代美談耳。”
(2).指修史之筆?!稌x書·文苑傳·曹毗》:“既登 東觀 染史筆,又據(jù)太學(xué)理儒功?!?明 宋濂 《吳公行狀》:“他時執(zhí)史筆者,尚有考於斯焉?!?/p>
(3).指執(zhí)史筆之人,史官。 唐 韓愈 《石君墓志銘》:“故相國 鄭公 餘慶 ,留守 東都 ,上言 洪 可付史筆?!?/p>
(4).史家記敘史實的筆法。 唐 岑參 《佐郡思舊游》詩:“史筆眾推直,諫書人莫窺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一》:“余謂 劉 有史學(xué),無史筆。” 孫犁 《澹定集·與友人論傳記》:“史筆和文學(xué)之筆,應(yīng)該分別開?!?/p>
宋祁名句,宣徽太尉鄭公挽詞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