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載《古東府短歌行》:
靈旗旨,不庭方,大風(fēng)泱泱天外揚。
短簫歌,歌愷康,明廷萬年,繼明重光。
曾孫稼,如茨梁,嘉與萬邦,純蝦有常。
注釋參考
靈旗
亦作“ 靈旂 ”。 1.戰(zhàn)旗。出征前必祭禱之,以求旗開得勝,故稱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其秋,為伐 南越 ,告禱 泰一 ,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,以象天一三星,為 泰一 鋒,名曰‘靈旗’。為兵禱,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?!薄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招搖靈旗,九夷賓將?!?顏師古 注:“畫招搖於旗以征伐,故稱靈旗?!?宋 岳珂 《桯史·吳畏齋謝贄啟》:“使靈旗再圖北指,詎不先出 峴 之師?!?清 許承欽 《錢塘江觀潮》詩:“靈旗百萬驅(qū)雷鼓,彊弩三千試水犀?!?/p>
(2).神靈的旗子。 唐 劉禹錫 《七夕》詩之一:“河鼓靈旗動, 嫦娥 破鏡斜?!?宋 文天祥 《代酹解星文》:“靡靈旗兮風(fēng)翩翩,舉天瓢兮酌天泉。”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游玩月宮》:“五云車,靈旗導(dǎo),七寶宮,鸞輿到?!?清 譚嗣同 《桃花夫人廟神弦曲》之一:“帝子靈旗千里遙,渚宮玉露蘋花泣。”
(3).道教法器之一。用以驅(qū)邪鎮(zhèn)鬼。 宋 王珪 《依韻和王室徽奉安中太乙神像》:“妖氛自逐靈旂捲,瑞穀常登御廩蕃?!?/p>
不庭
(1).不朝于王庭者;不朝于王庭?!蹲髠鳌る[公十年》:“以王命討不庭?!?杜預(yù) 注:“下之事上皆成禮於庭中?!?楊伯峻 注:“庭,動詞,朝于朝庭也。九年《傳》云‘ 宋公 不王’故此云以討不庭。此不庭為名詞,義為不庭之國?!薄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 鬼方 賓服,罔有不庭?!?顏師古 注:“庭,來帝庭也?!?宋 王安石 《上皇帝wan{1|1}言{1~1}書》:“於是內(nèi)修政事,外討不庭,而復(fù)有 文 、 武 之境土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序種姓上》:“當 堯 時, 三苗 不庭,遏絶其世,竄之 三危 ,其遺種尚在?!?/p>
(2).無道;叛逆?!对姟ご笱拧ろn奕》:“榦不庭方,此佐戎辟?!?毛 傳:“庭,直也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以待不庭不虞之患。” 韋昭 注:“庭,直也。虞,度也。不直,猶不道也?!?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,以能遂疑計,不陷於大難。”《明史·西域傳一·吐魯番》:“事干國體,不可不慎。況此賊倔強無禮,久蓄不庭之心?!?陳毅 《和郭副司令并呈朱總司令以志其親臨南線之快》:“首夏清和花事殘,為討不庭向 江 南?!?/p>
(3).不出門庭?!肚f子·山木》:“ 莊周 反入,三月不庭。”一說,庭當讀為“逞”。不逞,不快。見 清 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莊子》。
大風(fēng)
大風(fēng) (dàfēng) gale;strong wind 強氣流;特指速度每小時為32—63英里的風(fēng) 比和風(fēng)強的氣流,指每小時50—102公里的氣流,相當于蒲福風(fēng)級7—10級 大風(fēng) (dàfēng) 麻風(fēng)病 leprosy 可以已(止,治愈)大風(fēng)?!啤?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泱泱
泱泱 (yāngyāng) 水勢浩瀚的樣子 (of waters)vast 氣魄宏大 magnificent;great and proud 云起的樣子 cloudy 借作怏怏。不快、不滿的樣子 disgruntled 龍王帥水族,泱泱而回?!段饔斡洝?h3>外揚(1).顯現(xiàn)于外。 漢 傅毅 《舞賦》:“嚴顏和而怡懌兮,幽情形而外揚?!?唐 仲子陵 《幽蘭賦》:“蘭惟國香,生彼幽荒,貞正內(nèi)積,芬華外揚?!?/p>
(2).向外宣示、宣揚。 隋 盧思道 《勞生論》:“風(fēng)力上宰,內(nèi)敷文教;文召重臣,外揚武節(jié)。” 許地山 《兇手》第一幕:“何況這事不能外揚,除去我們,總要不多教一個人知道才好。”
張載名句,古東府短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