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戶貴同公鼎重,九門高共斗杓攜
出自宋代蘇頌《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》:
十年不到掖垣西,舊路重尋壁已泥。
四戶貴同公鼎重,九門高共斗杓攜。
追思往事驚陳跡,欲和長言怯巨題。
老見諸賢雖縮忸,不量綿力尚思齊。
注釋參考
四戶
(1).四門?!洞蟠鞫Y記·盛德》:“明堂者,古有之也,凡九室,一室而有四戶八牖,三十六戶,七十二牖,以茅蓋屋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京洛篇》:“鳳樓十二重,四戶八綺窗?!?南朝 陳后主 《獻歲立春光風具美泛舟玄圃各賦六韻》:“餘暉斜四戶,流風颺八音?!?/p>
(2). 南朝 齊 永明 中,中書舍人四員各住一省,時人呼之為四戶?!赌鲜贰ざ鱾唫鳌挝娘@》:“三年,帶 南清河 太守,與 茹法亮 等迭出入為舍人,并見親幸……時中書舍人四人各住一省,世謂之四戶?!?宋 蘇軾 《謝中書舍人表》之一:“雖四戶擅權,非當時之公議;而五花判事,亦前代之美談。”
貴同
謂以同一為貴。 老 莊 泯物我,齊萬物,故以和光同塵為貴?!稌x書·皇甫謐傳》:“達者貴同,何必獨異;羣賢可從,何必守意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識鑒》:“ 何晏 、 鄧颺 ,有為而躁,博而寡要,外好利而內無關籥,貴同惡異,多言而妬前,多言多釁,妬前無親?!?/p>
鼎重
(1).指國家重任。 漢 蔡邕 《司空楊秉碑》:“沙汰海內,料簡貞實,抽援表達,與之同蘭芳,任鼎重?!?/p>
(2).敬辭。謂請您大力幫忙(表示請托時用)。 明 鹿善繼 《與齊群玉張鳳圖書》:“仰藉年兄鼎重,先達於 李老公祖 ?!?明 鹿善繼 《與張溶吾書》:“本縣念其素修,欲為申請,仰乞鼎重於太尊老公祖前,稍一斡旋,但得申至學臺,或可望留一綫?!?/p>
九門
(1).禁城中的九種門。古宮室制度,天子設九門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季春之月﹞田獵、罝罘、羅罔、畢翳、餧獸之藥,毋出九門?!?鄭玄 注:“天子九門者,路門也、應門也、雉門也、庫門也、皋門也、城門也、近郊門也、遠郊門也、關門也?!焙笥靡苑Q宮門。 唐 盧綸 《敬酬大府二十四舅覽詩卷因以見示》詩:“九門洞啟延高論,百辟聯(lián)行挹大儒?!?唐 韓愈 《賀雨表》:“中使才出于九門,陰云已垂于四野?!?/p>
(2).指宮禁。 唐 王維 《同崔員外秋宵寓直》詩:“九門寒漏徹,萬井曙鐘多?!?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識度》:“月餘,九門內勾出數十萬貫?!?宋 張孝祥 《浣溪沙》詞:“宮柳垂垂碧照室,九門深處五云紅?!?/p>
(3).借指天子。 唐 戴叔倫 《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》詩:“九門思諫議,萬里採風謡?!?/p>
(4).指舊 北京 外城的九個門。 明 史玄 《舊京遺事》:“京師大城一重,周四十五里,城九門周正如印。南頭 正陽 崇文 宣武 三門;東頭 朝陽 東直 二門;西頭 阜城 西直 二門;北頭 德勝 安定 二門。”
(5).天門。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閶闔九門不可通,以額叩關閽者怒。” 宋 梅圣俞 《冬雷》詩:“欲扣九門陳,恨身無鳥羽。”
(6).借指九天。 唐 錢起 《秋霖曲》:“圣主旰食憂元元,秋風苦雨暗九門?!?前蜀 韋莊 《終南山二十韻》:“雨侵諸縣黑,云破九門青?!?/p>
斗杓
(1).即斗柄?!痘茨献印ぬ煳挠枴罚骸岸疯紴樾q。” 高誘 注:“斗,第五至第七為杓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作翰林時》詩:“欲知四海春多少,先向天邊問斗杓?!?元 元淮 《立春日賞紅梅之作》詩:“昨夜東風轉斗杓,陌頭楊柳雪纔消?!敝袊焚Y料叢刊《太平天囯·御制千字詔》:“斗杓所豎,節(jié)序以更?!眳⒁姟?斗柄 ”。
(2).比喻為人所敬仰者或眾人的引導者。 清 唐孫華 《顧端文公祠》詩之一:“斗杓當代擅聲華,俎豆江干歲月遐?!?章炳麟 《<民報>紀念會祝詞》:“自茲以后,惟不懈益厲,為民斗杓,以起征胡之鐃吹,流 大漢 之天聲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別錄乙》:“ 黃先生 論學,如 大禹 導山水,脈絡分明,吾黨之斗杓也?!?/p>
蘇頌名句,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