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春日遣興》:
洛陽自古帝王都,百戰(zhàn)荊榛只故墟。
零亂園林遺物在,嬉游人物古風(fēng)余。
草迷公子障泥錦,花近佳人油壁車。
漂泊強(qiáng)隨游客轡,不辭塵土污衣裾。
注釋參考
洛陽
洛陽 (Luòyáng) 河南省地級(jí)市。位于河南西部,市區(qū)面積79平方公里,人口97萬。中國著名古都,有“九朝古都”之稱,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位于市東,其南龍門石窟為中國三大石窟之一。河南省第二大城市,隴海鐵路、焦枝鐵路交匯于此 Luoyang自古
(1).從古以來?!对姟ば⊙拧じμ铩罚骸拔胰∑潢?,食我農(nóng)人,自古有年。”《論語·顏淵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?!?宋 歐陽修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任是好花須落去,自古?!?/p>
(2).泛指從前。 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王都
天子的都城?!对姟ば⊙拧び隉o正》:“謂爾遷於王都,曰予未有室家。” 唐 韓愈 《送區(qū)弘南歸》詩:“王都觀闕雙巍巍,騰蹋眾駿事鞍鞿?!?宋 劉攽 《開封府推官制》:“王都千里之畿,輦轂五方之地。”
百戰(zhàn)
多次作戰(zhàn)。《吳子·料敵》:“三軍匈匈,欲前不能,欲去不敢,以半擊倍,百戰(zhàn)不怠?!薄稌x書·索綝傳》:“大小百戰(zhàn), 綝 手擒賊帥 李羌 。” 唐 羅虬 《比紅兒》詩之六九:“幾拋云髻恨金墉,淚洗花顏百戰(zhàn)中?!?宋 王安石 《烏江亭》詩:“百戰(zhàn)疲勞壯士哀,中原一敗勢(shì)難迴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超勇親王》:“王陣擒賊首二,皆百戰(zhàn)渠魁,賊帥 小策零 墮騎,裸身跨白駝遁?!?/p>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?!币槐咀鳌?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一:“王風(fēng)委蔓草,戰(zhàn)國多荊榛。” 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(fēng)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?!?/p>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?dòng)嚒罚骸伴|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云泥?!?/p>
(3).比喻艱危,困難?!杜f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(fù)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?!?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?!?/p>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陜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?!?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?!?周實(shí) 《民立報(bào)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?!?/p>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?!?/p>
故墟
(1).遣址;廢墟。《后漢書·馮衍傳下》:“忠臣過故墟而歔欷,孝子入舊室而哀嘆?!?宋 陳師道 《秦少游字序》:“顧今二虜有可勝之勢(shì),愿効至計(jì),以行天誅,回 幽夏 之故墟,弔 唐 晉 之遺人,流聲無窮,為計(jì)不朽,豈不偉哉!” 清 劉大櫆 《吳君墓志銘》:“經(jīng) 子推 之故墟,吊 公孫杵臼 之遺躅?!?/p>
(2).荒蕪的田地;休閑地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麻》:“麻欲得良田,不用故墟?!?石聲漢 注:“本書所謂‘故墟’,是指種植過而現(xiàn)在休閑的地?!?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葵》:“地不厭良,故墟彌善。”
張耒名句,春日遣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小金師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