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畤奠甘泉
出自南北朝謝朓《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》:
六宗禋配岳。
五畤奠甘泉。
整蹕游九闕。
清簫開(kāi)八埏。
鏘鏘玉鑾動(dòng)。
溶溶金障旋。
郊宮光已屬。
升柴禮既虔。
福響靈之集。
南岳固斯年。
注釋參考
五畤
又稱 五畤原 ,在今 陜西 鳳翔縣 南。 秦 漢 時(shí)祭祀天帝的處所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(jì)》:“上初至 雍 ,郊見(jiàn)五畤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先是 文公 作 鄜畤 ,祭 白帝 ; 秦宣公 作 密畤 ,祭 青帝 ; 秦靈公 作 吳陽(yáng)上畤 、 下畤 、祭 赤帝 、 黃帝 ; 漢高祖 作 北畤 ,祭 黑帝 ;是五畤也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渭水》:“ 成帝 建始 二年,罷 雍 五畤,始祀皇天上帝於 長(zhǎng)安 南郊?!?/p>
甘泉
甘泉 (gānquán) sweet spring 甜美的泉水 但愿人間的一切血淚和汗點(diǎn),同雨點(diǎn)一樣,化做甘泉 孔子曰:“為人下者乎?其猶土也?深抇( hú)掘 之而得甘泉焉。——《荀子·堯問(wèn)》 亦指美好的水泉 濟(jì)南多甘泉,名聞?wù)咭允當(dāng)?shù)謝朓名句,隋王鼓吹曲 郊祀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